香港文匯報訊 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主辦的旗艦青年學習及交流項目──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計劃)」,今日(19日)於北京舉行焦點活動。16位來自北京及香港的大學生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並與院長王旭東就「青年眼中的文化區未來」主題,展開一場深度對話,其他嘉賓還包括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駐京辦副主任阮慧賢,以及活動的贊助機構太古地產的首席運營官(中國內地)王亞瑟。
故宮博物院不僅承載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更展現了文化傳承與現代創新的和諧共融。王旭東向學員介紹故宮的特色及歷史,「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今天已經走過100年的歷程,實際上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是建立在明清皇家宮殿基礎之上,它見證了從清帝退位以後,中國以及中華民族100年的發展歷史,它是一個民族不斷的追求進步,追求繁榮的縮影。」
他又談到故宮博物院在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方面的重要角色,亦重點分享了博物院如何透過創新策略和國際間的合作,持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王旭東指,「故宫博物院不僅肩負守護文化遺產的重要使命,更致力於推動文化創新與對話。這項意義非凡的計劃為青年人才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他們在探索文化機構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將創意應用於實際挑戰上,為文化區發展注入新視野與活力。我們期待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培育文化人才,實踐推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使命。」
學員結合在京港兩地的學習與實習經驗,從創新視角出發,圍繞數碼敘事、觀眾互動及文化品牌建立等議題深入分享他們的想法。他們建議文化區著力搭建青年藝術家展示平台,並透過整合文化區內各場地資源優化觀眾流量,以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體驗空間,亦能更有效地延長訪客停留時間。同時,學員強調文化區發展需重視與基層社區的連結,以促進文化共融及深化社區參與。
學員隨後赴故宮博物院的故宮文創融合館,與文創事業部的代表進行交流,加深對文化知識產權、品牌營運及文創商品開發等具體工作的了解。此外,學員亦參觀了數字與信息部的「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了解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展示及提升觀眾互動體驗方面的應用。
隨團出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指,計劃充分體現博物館致力培育文化領袖的使命,並透過跨地域合作,推動可持續的城市文化發展,「我們樂見學生積極探索文化議題的多重面向,提出具前瞻性與實踐性的構思,不但展現了年輕一代的文化抱負,更體現出他們對不同城市文化生態的機遇和挑戰的深刻洞察。」
整個計劃為期8個星期,學員會於香港、北京及上海三地交流文化。北京行程期間,學生與多位藝術及文化界別專家展開富啟發性的交流對話,並於北京太古坊、三里屯太古里和798藝術區等城市地標考察。學員其後將前往上海,參觀太古地產於當地的地標項目,深入了解上海多元的文化景觀與發展脈絡,為文化探索之旅劃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