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2025年1至7月份,铁路货运量创出历史同期新高,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1至7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3.31亿吨、日均装车18.3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3%、4.1%。
煤炭等重点物资运输效率提升。进入暑运以来,新疆、山东、山西等煤炭运输重点省区,克服汛期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重点物资应装尽装、高效送达。
在山东,日照车辆段对煤炭运输实行“优先检车、随到随检”,电煤列车在站停留时间由80分钟缩短至45分钟。
在新疆,疆煤外运开辟绿色通道。乌将铁路红沙泉站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一列3500吨煤炭专列的装车任务,为河南等地送去电煤。
国铁乌鲁木齐局调度所综合分析室副主任叶松介绍,百辆万吨煤炭列车装车时间从以前的4至5小时压缩到2小时内,单列煤炭装车由以前的2小时压缩到现在的1小时以内。
1至7月,国家铁路共发送煤炭11.96亿吨,其中,电煤8.16亿吨,铁路直供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6%、8.2%、12.7%。新服务持续优化 促进铁路物流降本增效
在运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物流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2025年以来,铁海联运、物流总包、运费贷等新服务持续优化,促进了铁路物流降本增效。
在云南,一家经营了15年的贸易公司2025年首次享受到了铁路运费贷的红利。
2025年以来,国铁集团推动“运费贷”等物流金融服务提质扩容,客户累计获得授信总额214.1亿元。目前,已在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湖北等多省市开展服务。货运企业累计运费超过1亿元,就可从金融机构获得15天的资金周转期,降低物流成本约10%。
铁路“门到门”的物流总包服务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2025年前7个月,累计签订物流总包合同运量达12.75亿吨。
同时,铁路与航运企业合作持续深化,铁路95306平台上线60条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线路。上半年,来自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以“铁路笼车+滚装船”的模式分批运抵钦州港,高效中转助力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国铁南宁局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副站长赵坚介绍,他们将汽车卸车时长由每列30小时降至10小时,实现新能源汽车“到达、对位、卸车”三个环节高效衔接。
2025年前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87.2万标箱,较2024年同比增长75.3%。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976万标箱,同比增长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