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食環署公布最新的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屯門掃管芴的指數雖未去到20%的警戒線,但亦已達16.4%。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北)周浩鼎與其屯門支部團隊除即向食環署作出跟進,並要求部門在掃管笏一帶加強滅蚊,周浩鼎及團隊包括區議員葉文斌、葉俊遠及賴嘉汶,聯同食環署代表到掃管笏一帶,進行實地的巡視及跟進。
周浩鼎表示,據了解,由於白紋伊蚊是基孔肯雅熱的傳播載體,政府為了加強應對,把應急指數由原來的20%或以上,降低至1%0以上,因此今次掃管笏蚊患指數達16.4%,即馬上採取加強滅蚊行動。
本港截至昨日(10日)合共有5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及1宗可能個案,衞生署指若本港不做好防蚊措施,或有機會出現本地傳播個案。周浩鼎促請政府持續加強滅蚊行動,並建議在掃管笏範圍內仍未有「蚊杯」的高危區域,添置蚊杯,進一步監察蚊患產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