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也是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双向促进的大市场。作为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海南自贸港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贸港政策+内地产业”的协同探索正在书写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故事。
位于湖南长沙的这家石油化工专用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是一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杨代斌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有着强大的研发和制造团队,但是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却面临大型设备难以运输的困境。动辄数千吨的大型设备,从内陆省份湖南运到海外,对于内河的通航能力有着太高的要求。
困扰杨代斌的问题正在千里之外的海南推进解决。2023年湖南与海南共同启动建设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5000亩。杨代斌所在企业的海南基地就在园区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6年2月投产。
海南自贸港跨省共建产业园,一方面发挥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及便捷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合作省份在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长处,实现政策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跨省合作共建产业园,不仅是简单的“物理聚合”,还需要规则互通、机制创新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老旧工程机械进行再制造的产品,凭借优越的性价比,在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海外市场备受青睐,国内各地再制造工程机械企业也不断涌现,但是技术标准不一,为跨省合作的企业带来了新的难题。
2024年,湖南、海南两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制定的《工程机械出口二手机维修及再制造通用技术要求》地方标准,为一体化提升品质、降低风险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共建产业园过程中,跨省合作不是简单承接产业转移,而是共同做大增量。在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两地共同设立琼粤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多来以来,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出22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截至目前,总计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后将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高水平开放构建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