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出现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榆中县8个乡镇受灾。截至8月9日18时已造成15人遇难、28人失联。当地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通讯和交通。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当前多方救援力量正在开展相关工作,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已累计救出被困群众400多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800多人。
在受灾较重的榆中县马坡乡,消防救援人员对危房挨家挨户进行拉网式排查,搜救被困人员。
在马莲滩村,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救援力量仍在对失联人员进行拉网式分区域搜寻。环境复杂也为搜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山洪泥石流掩埋的区域比较大,覆盖面积广。9日早电力、通信的应急救援队伍也在陆续通过打通的道路向村内挺进,相信电力、电信的恢复会改变此前救援信息互相传递难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
根据指挥部部署,消防救援人员8日晚到达现场后,携带铁锹等救援工具徒步进入河道,穿过布满泥水的急流和大块儿碎石开展搜救工作。该路段原本是通往草坪村的主干道,现被洪水冲断,洪水与满地碎石使得救援路只有狭窄的一条,消防员只能排成一列缓慢前行。
截至9日8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累计调派840人、136车、16舟艇、9犬参与处置,已搜救出6名群众,转移疏散群众443人。目前,搜救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伤员救治、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也在加紧展开。在兰州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成功获救的15名人员正在接受治疗,他们多为软组织擦伤、骨折等外伤,目前情况平稳。甘肃省卫生健康委抽调6家省级医院多个科室的26名专家在榆中县参与医疗救援。目前,榆中县已征用酒店54家,设置学校和村委会等集中安置点14个。
山洪灾害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下拨救灾物资,支持当地做好受灾群众救灾救助工作。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甘肃灾区调拨折叠床、棉衣被、应急照明灯等1万件中央救灾物资。
受灾区域已全部恢复供电
据初步统计,此次山洪灾害导致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夏官营镇等多个乡镇受灾,道路、供电、通信等设施受损严重。救援力量9日继续在多条关键道路开展抢修工作。截至目前,受灾区域已全部恢复供电。
此次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榆中县兴隆山,导致兴隆山腹地多个村庄受灾严重,省道104线是榆中县城通往兴隆山最快的主干道之一,目前,多支救援队伍已全力投入到这条道路抢通以及河道疏浚任务中,全力打通抢险救灾“生命线”。
此次山洪灾害也造成小康营乡多处地面坍塌、淤泥堆积,出行严重受阻。灾情发生后,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立即派遣兵力、机械车辆抵达榆中县小康营乡、新营镇等地展开抢险救灾工作。搜救受困群众35名,道路清淤480米,疏通一处堵塞桥洞。救援官兵完成新营镇黄坪村河道清淤任务,部分河道抢通完毕。9日早上7点,侦察组率先到达一线,利用无人机侦察上游情况,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水利部:维持对甘肃等地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目前,水利部维持针对甘肃、江苏、安徽、青海、新疆等11个省区市的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自然资源部将甘肃省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二级。
甘肃9日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预计到10日11时,甘南州、陇南市等地区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可达30—50毫米,可能发生山洪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