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弦)近年來,愈來愈多人選擇使用便利的遠距醫療服務,不過其中存在一些隱患,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於今日的報告發布會上指出,今次研究揭示出與遙距醫療相關的根本問題,包括監管框架分散、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明確,以及保險保障範圍不確定。營商手法方面,研究亦發現存在資訊透明度不足及含糊不清、可供選擇的中西醫及診症時段不足導致消費者缺乏選擇、操作支援不足,以及對遙距醫療平台或通訊工具的私隱及安全性存疑的問題。
為透過優化管治及提升市場透明度,以賦權消費者並加強使用遙距醫療服務的保障,消委會提出五大建議。消委會主席陳錦榮表示,建議包括加強對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的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引、優化管治以涵蓋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提升遙距醫療的市場透明度、提高遙距醫療服務的可用性,以及教育和支援消費者安全使用遙距醫療服務。
展望將來,陳錦榮表示在數碼科技進步、病人期望轉變,以及對更易獲得的醫療解決方案需求日益增加的驅動下,遙距醫療服務在全球呈現增長趨勢。特別是自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以來,遙距醫療已從一個小眾服務發展為廣泛應用的模式,涵蓋遙距診症、慢性病管理和醫療支援等領域。消委會認為香港應採用前瞻性策略,更有效地將遙距醫療融入本地醫療體系之中。
陳錦榮續指,隨著香港與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融合越趨緊密,跨境遙距醫療服務以及跨境數據共享的需求可能隨之上升。然而香港亦面臨各種挑戰,例如數碼素養差異、基建發展、人工智能科技進步、跨境法律責任、私隱和數據保護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陳錦榮表示消委會倡議政府持續推動醫療質素與效率的改革,同時善用遙距醫療,為未來的發展作好準備。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