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洪澤楷)第二十次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於今日早上舉行,是次交流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等官員出席。前廳交流會以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進行討論,其中今次會議上人力事務委員會分組分組討論優化人才計劃和人才服務,吸納重點創科人才,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教育事務委員會分組討論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打造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為「八大中心」和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陳國基在會後表示,今次前廳交流會中,一眾官員和議員深入討論如何更好地推動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的發展,為香港發展的改革和創新提供堅實的支持。他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是環環相扣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
他提到,由他擔任主席的教育科技人才委員會,正在按三大策略方向推進,第一是要吸納優秀的創科人才,第二是要建立國際教育樞紐,第三是要優化人才計劃和人才服務。今天前廳交流會大家就三個議題都有互動,他聽到很多議員提出各樣的看法和建議,在推展工作的時候,將會仔細地整合和參考這些意見。
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表示,香港在過去兩三年間,致力發展成為國際教育中心,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展,觀察到「三高」現象,第一,學生需求高。2022年時,國際教育中心的學生人數約為4.2萬人,而現在已接近翻倍,達到7.94萬人,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發展。第二,學費收入高。本港學費收入已累計接近160億元,其中非本地生的學費收入超過100億元。第三,儲備高。目前八大院校的儲備總額接近1400億元。這種高學生需求、高學費收入和高儲備的環境,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希望通過發展國際教育中心,以及相關的高端服務業,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為香港作出更大貢獻。
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振昇表示,小組有十幾位議員發表意見,大家對來港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常關注,有議員希望可以調整人才清單,吸納更多金融科技的、體育項目、以及各項綠色行業的人才,也有議員關注一些創科人才來到香港是否真的容易找到工作,希望可以跟企業做好一個配對工作,令人才可以在香港發揮所長,也有議員提到,香港要成為盛事之都,一些短期表演人員來香港只是一兩天,但要付出比較貴的簽證費用,不希望這些機制是窒礙一些來香港表演的人才的原因,希望政府可以檢討。
相關閱讀:
立法會前廳交流會 討論建設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議題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