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天文台於今日(29日)早上8時40分及9時10分先後發出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11時05分及11分45分改發紅色及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渠務署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於早上8時40分啟動,期間派遣逾120隊緊急應變隊伍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地點及清理渠道淤塞情況。截至早上11時30分確認5宗水浸個案,其中在柴灣道迴旋處安裝的內澇監測器錄到最高水深約370毫米。
渠務署確認的5宗水浸個案,分別位於柴灣道迴旋處、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迴旋處、赤柱村道、大浪灣村及南丫島橫塱村。安裝在柴灣道迴旋處的內澇監測器則錄得最高水深約370毫米、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迴旋處水深約150毫米、赤柱村道及南丫島橫塱村均約250毫米。
接渠務署指獲水浸個案後,隨即派出緊急應變隊伍到現場處理,柴灣道迴旋處、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迴旋處及赤柱村道交通已回復正常,大浪灣村及南丫島橫塱村水浸亦已消退。所有水浸個案於1至2小時內完成處理。
在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下,渠務署會繼續與天文台及路政署保持緊密聯繫及合作,保持戒備及快速派遣緊急應變隊伍盡快處理水浸個案。
渠務署提醒市民,在惡劣天氣情況下,暴雨可能會令河水突然暴漲,為保障生命安全,市民不應接近河道。如果市民發現排水設施淤塞或水浸情況,請致電 24 小時渠務熱線 2300 1110 通知我們。我們會盡快派隊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