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受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多变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韩国造船厂订单量也呈现出不稳定性。为了破解当前行业困局,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把目光投向了全球造船订单量最大的中国市场。
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市是该国造船业重镇,聚集了近六成的中小船舶配套企业。记者走访当地企业时看到,工人们正忙着为即将出口中国的一批船用长水泡系统进行接线组装。企业的产品还包括抗横倾系统、洗舱机、油水界面仪等,适用于集装箱船、油船等船型。为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家公司还在研发装载液化天然气船的液货舱等。
部分韩国企业把船体制造等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
企业负责人李根亨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向中国的出口额约为2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0%左右。
据了解,目前,韩国发往中国的主要船舶配套设备包括船体安全监测系统、船舶节能装置、船用发动机零部件等。除了出口产品,有些企业还把船体制造等生产环节转移到了中国,零部件生产完成后,再送到韩国去组装,以此提升生产效率,还有企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展研发活动等。
分析认为,尽管目前韩国船企的战略是主打高附加值和环保船舶,但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商船订单占比不高,也让更多韩国中小船舶配套企业加快“出海”步伐。今年上半年,韩国釜山等地方政府陆续在中国上海、大连等地举办贸易洽谈会,希望开拓市场,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