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7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进入了“主汛期”。部分地区暴雨成灾,造成了不少损失。不过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每当灾害发生时,一套覆盖家庭、企业,遍及农村、城市的“风险防护网”就会悄然启动,帮大家减少损失。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解码这张“风险防护网”。
这几天,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房子淹了、厂房淹了怎么办。老王先说说最近的事,贵州榕江县的一家超市被水淹了,不到3天时间,他们就获得了保险公司的200万元赔款。还有武汉南湖,家住一楼的张女士遇到了雨水倒灌,不少家电被水泡坏了,好在她去年花几百元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公司直接赔了她5万元。
这些赔款都来自财产险的赔付。就拿家庭财产险来说,一个家庭每年的保费大概是200—500元,相当于吃一顿火锅的钱,但能保房子、装修、家电等等的损失。
家庭和企业有财产险,农田受灾了也不用担心。像咱们国家的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农业保险的保额最高每亩1100元!洪水淹了、遭遇大旱了,马上赔!现在中央财政每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超过了500亿元。
还不只这些,在广东怀集县,今年1号台风“蝴蝶”几乎让整个县城都泡了水!洪水还没退,政府掏钱买的“巨灾险”——1200万元预赔款就到账了!这个“巨灾险”就好比是政府的“救灾合伙人”,覆盖台风、洪水、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关键是老百姓不用花钱。
保险不只会灾后赔钱,他们有时候比天气预报还操心——暴雨前发短信提醒你挪车,洪水时用无人机寻找被困群众,甚至给救援队送冲锋舟!这叫“风险减量”,少受灾就能少赔点。
不过,老王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都能赔。“全险≠全赔”:家财险要看清条款,比如加盖的阳光房等违章建筑通常不赔!另外,“证据要留全”:受灾后要先拍照、拍视频,让理赔证据更清楚!
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保险就是那把你希望永远用不上的伞。它不能阻止天灾,但能帮我们更快地恢复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