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启动会暨项目推介活动在成都举办,102家省内外涉农企业、26家金融保险机构参会。活动现场重点推介329个项目、总投资1072.6亿元,并实现银行授信47亿元、招商签约88.08亿元。
活动现场
记者从现场获悉,当下,四川正以培育产业、培优企业的“双培”行动为核心路径,紧扣产业链重点发力,推出465个“双培”项目,总投资额达1994.1亿元,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双培”行动,堪称四川在建设农业强省征程中打出的关键“组合拳”。其中,“培育产业”目标明确,瞄准了“1+1+8”千亿级产业矩阵——全力打造万亿级畜牧产业、五千亿级粮油产业,以及涵盖蔬菜、水果、川茶、水产、蚕桑、食药同源等8个领域的千亿级特色产业。“培优企业”则着重强化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扶持、金融助力、科技赋能等多种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进、共同发展。
活动现场解析“1+1+8”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为保障“双培”行动顺利推进,四川出台系列支持措施,打出“985”政策“组合拳”,即九大资金支持、八项政策举措、五类服务保障。例如:设立“优势特色产业建圈强链专项”,为产业发展提供定向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链主企业实施上市辅导,助力其打通资本通道。此外,26家金融保险机构也积极响应,针对性地开发了72款专属信贷产品、169款保险产品,并全部上线至“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让企业实现“一键申贷”,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融资。
项目是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重要抓手。四川此次储备的465个“双培”项目,覆盖畜牧、粮油、经作、水产等四大类全产业链。万亿级畜牧产业项目64个,总投资212.8亿元,涉及生猪、牛羊、肉兔、家禽等;五千亿级粮油产业项目66个,总投资273.3亿元,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青稞、马铃薯等;千亿级经作产业项目168个,总投资522.3亿元,涉及水果、茶叶、蔬菜、蚕桑、食药同源等;千亿级水产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64.3亿元,涉及鲟鱼、虹鳟、鲈鱼、虾等名优特色水产品。
“双培”行动的核心动能,具有全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是关键。铁骑力士以独特的“零加零”发展模式串联起500余个生猪养殖主体,打造蛋鸡“共好蛋链俱乐部”,成功链接54家上下游企业;川茶集团联合科研院所,积极推动“茶+科技”“茶+文旅”深度融合,布局百家“川言茶语”新式茶馆,重塑消费新场景;南江翡翠米业投资1.7亿元升级“长赤翡翠米”全产业链,借力头部主播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带动2.2万农户实现增收;通威农发在内陆建设智能养殖基地,大力推动“三鱼一虾”战略,引领水产行业向工业化转型。这些企业不仅是产业的支柱力量,更成为技术扩散、标准输出、联农带农的关键枢纽。
“双培”行动的背后,是四川对国家战略的深度响应与积极践行。四川作为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有14项农产品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各地积极推动产业链向“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延伸。德阳着力打造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发预制食品、功能食品等新产品;达州建设“水上粮仓”,融合稻虾共生、珍珠养殖、生态渔业等多种模式;宜宾构建生猪“养殖-屠宰-冷链-直供”一体化链条,实现“猪肥田、田养猪”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广元聚力打造红心猕猴桃冷链枢纽,构建鲜果供应链核心,建设曾家山蔬菜直供体系,链接高山产区与高端市场,开发新式“广元红”茶饮,拓展茶产业消费新蓝海。
作者:姚汶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