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收”到“科技种”夯实粮食“压舱石”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5-07-02

“过去我们种青稞,总担心产量低、品种差,现在专家带来的新品种不仅抗寒耐旱,产量还高。”在山南市浪卡子县阿扎乡的青稞田里,农户仁青朗杰难掩喜悦。这一幕,正是山南市以科技赋能粮食单产提升的生动写照。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德琼介绍,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指引及“突出抓好头等大事,始终确保粮食安全”要求下,山南市围绕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打出一套提升粮食单产的“组合拳”,让每一寸土地都能产出更多“金疙瘩”。

良种先行

高寒土地长出“金种子”

在海拔4450米的山南市浪卡子县阿扎乡,以往种子品种单一、土地产量低的难题,如今被科技破解。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多方努力筛选出适宜高海拔区域的“藏青17”“喜玛拉23号”等新品种,实现了阿扎乡乃至浪卡子县的青稞增产,让高海拔区域的青稞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受到了多家科研单位对高海拔青稞新品种适应性及增产方面的关注。随后,青稞新品种“喜玛拉23号”在洛扎县扎日乡首次示范种植100亩,不仅正常成熟,产量还比老品种提高了15%。

同时,山南市农科所结合云南元谋南繁加代、航天育种等技术,缩短育种年限,通过加代提高育种工作效率,真正实现“抓良种提单产”。2023年7月,山南市建成并运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收集区内外超2000份农作物资源,并从自治区农科院成功获取“藏青3000”穗行圃种源授权,建立山南市“藏青3000”提纯复壮机制,从源头保障种子纯度与品质。

良田筑基

盐碱地变身“沃土粮仓”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地的资源性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山南市隆子县作为“世界最大黑青稞种植基地”,长期饱受土壤盐碱化、板结的困扰,如今在黑青稞的广袤田野间找到了破局之策。“我们在这里建立了西藏首个蚯蚓肥改良高原土壤盐碱化技术示范点,填补了蚯蚓肥在高原青稞上的适应性研究空白。经过4年试验,土壤全盐量降低了0.9g/kg,试验地青稞亩增产28公斤,成果入选2023年度全国耕保中心优秀案例。”德琼指着试验田介绍。

“现在的土壤更‘活’了,种出的庄稼根系更发达。”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农户普布占堆感慨道。良法增效,有机肥织就“护粮网”,在当地连续三年增施商品有机肥的农田里,土壤pH值从微碱性变为中性,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

“以前打药全靠人工,效率低还费劳力。现在无人机一飞,1600亩果园的病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的农户们对新技术赞不绝口。

近年来,山南市构建全域病虫害监测网,今年已完成超1.2万亩农田的精准防控,其中,无人机飞防成为“主力军”。

在山南市加查县1000亩复垦田里,“一喷三防”技术让青稞产量实现突破,这项技术已成为全区复垦增产的“教科书”。“通过喷施杀菌剂与叶面肥混配液,实现了从建设用地到复垦田每亩实产平均120斤的科技举措,为全区复垦地建设工作提供了技术遵循。”德琼说。

良机助力

农机轰鸣奏响“丰收曲”

在山南市扎囊县的油菜田里,崭新的油菜专用播种机往来穿梭,绘就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春耕图景。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填补了西藏油菜机械化播种的空白,更为高原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当地持续深化农业技术探索,积极引进新品种,同步开展种子包衣、覆膜种植等试验,全力为农业全程机械化夯实基础。

除此之外,引进的大田籽粒玉米“种肥铺膜一体机”技术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节本增效,成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以前靠撒播,现在用机械,种地也能‘高科技’。”山南市隆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边巴扎西分享道,“机械播种让每亩用种成本直降8斤,还能平均解放5名劳动力。如今,我们的机械播种规模从500亩扩大到3000亩,让更多农户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

良制护航

专家“组团”送技术到田头

“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只能干着急。现在可不一样了,专家直接到地里,手把手教我们种植技术,从播种到管护,全程跟踪指导。平时有任何问题,随时都能请教,这心里头很踏实。”山南市贡嘎县籽粒玉米种植基地农户边巴谈及如今的变化,言语间满是欣慰。

今年,山南市组建6人多学科技术服务组,以“组团式”服务深入田间地头,截至目前,技术人员累计服务超120天,开展培训310余场,为各县(区、市)解决化肥、农药等物资需求,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高原良种到智能农机,从盐碱改良到精准防控,山南市正以科技为笔,在雪域高原书写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篇章。

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米玛次仁说:“针对当前发展瓶颈,山南市将围绕种业振兴、新品种选育、粮油生产机械化升级、绿色生产与地力培育、协同技术攻关、专业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恶性杂草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攻坚,切实解决现实生产难题,全力服务全市粮食单产提升工作,夯实粮食‘压舱石’。”

又要打風? 天文台:菲律賓以東海域本周後期或現熱帶氣旋

2025-07-02

慶回歸 │ 楊何蓓茵與年輕政務主任共慶回歸 灣仔茶室重溫懷舊香港風情

2025-07-02

慶回歸 │ 蔡若蓮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與市民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5-07-02

慶回歸 │ 餐飲業界推出七一優惠 麥美娟與青年共聚灣仔酒樓飲茶

2025-07-02

李民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需把握綠色金融與大灣區機遇

2025-07-02

慶回歸 │ 甯漢豪訪大館與遊客共慶節日 見證香港古蹟活化成果

2025-07-02

(有片)慶回歸 | 維園「文化×創科」活動 100隻小型大熊貓供市民打卡

2025-07-02

閻偉寧:香港在祖國支持下 不斷書寫輝煌篇章

2025-07-02

警方打擊停牌違例駕駛行為 黃大仙截車揭七旬翁三宗罪

2025-07-02

(有片) 香港特別行政區本屆政府上任3年 在國家支持下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

2025-07-02

香港高鐵連接內地新增7個站點 精準對接港人出行需求

2025-07-02

(有片)慶回歸 | 遊客:免費活動體驗到香港熱情好客

2025-07-02

外交部駐港公署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升旗儀式

2025-07-02

西潮舉辦「潮人盃」乒乓球賽 吸引逾150名選手參與

2025-07-02

16歲香港少年登四川四姑娘山墮崖亡 入境處:按家屬意願提供可行協助

2025-07-02

大埔廣福道巴士私家車相撞 據報至少11傷

2025-07-02

日本单周新增“苹果病”和百日咳病例均创新高

2025-07-02

76名被拐骗的加纳人在尼日利亚获救

2025-07-02

印尼5月贸易顺差43亿美元 连续61个月保持顺差

2025-07-02

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2025-07-02

工信部: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2025-07-02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二〇二四年“诚信之星”

2025-0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2025-07-02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2025-07-02

铁路暑运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

2025-07-02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

2025-07-02

各地举办活动庆祝建党104周年

2025-07-02

习语|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07-02

北京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5-07-02

焦点访谈|正青春!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征程

2025-07-02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遵守入境规定

2025-07-02

年轻人的新职业 | 婚礼绘画师:画出浪漫 见证幸福

2025-07-02

河南西峡强降雨引发山洪 超800人投入抢险救援

2025-07-02

山城菌菇“智变”记:200位新农人解码乡村振兴“黄金伞”

2025-07-02

重庆璧山:“三个聚焦”掀乡村人才“双创”热潮

2025-07-02

“甘味”再赴长沙,引资36.86亿元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