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变大田、一田多收 看286万亩水稻高产背后的“达州模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23

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但这里的粮食总产连续12年居四川省第一。其中,达州的286万亩水稻贡献了全市粮食总产的四成以上。

眼下,达州的水稻收割进度已超八成,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

小田变大田

水稻单季亩产增收超30公斤

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前,达州丘陵山区多半是小田块,不仅形状不规整,而且农业机械难以下田,只能“看天吃饭”,水稻单产和质量都很难得到保证。从2011年开始,当地开始高标准农田改造平整碎块田,让每块田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同时推进良种良法,修整水利配套设施,保证水能进能排,田坎道路便捷通畅。

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谢宏波: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小田变成大田。现在能排能灌,一年可以种两季,机械化作业程度非常高,两季都能够获得丰收。水稻的单季产量相比以前,每亩至少增收30公斤以上。

根据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达州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01万亩,水稻千亩高产示范片58个。今年,达州市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86万亩,预计总产量147万吨,单产同比增3公斤以上。

适应丘陵地形

本地造农机生产效率高

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四川达州破解了丘陵地区土地零碎、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等难题。粮食增产的背后,农业机械化是核心引擎。四川达州自主研发,生产出多种适应丘陵地区的农机。

这几天,在四川达州市达川区的太平村,来自川渝两地26个市州、区县的58名农机手正在上演一场智能农机操作比拼。几十台当地自主研发的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对标丘陵山区的农事场景,进行机收和机耕比赛。

水稻收割实操比赛并列冠军 李晓娜:新收割机,它的平稳度比较好,动力十足,针对丘陵山区上下坡坡坎坎,平稳度非常好。

除了比赛所使用的最新款联合收割机和旋耕机,在现场还展示了针对“梯田”使用的远程小型收割机。

四川某智能农机研发企业负责人 吴文斌:我们这个收割机刀分两把,农户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离地两厘米、三厘米或者五厘米,都可以进行调整。我们的小型机器是丘陵山区的专用。

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就是这些农机的生产地,如今,这里有18条生产线,可以生产34种不同型号的农机。

因地制宜,本地生产,目前,已经有3万多台套各种小型农机,在达州市的丘陵山区进行机播、机耕、机收等作业,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

一田多收 实现“吨粮田”

光靠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还不够,近些年当地又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让一块田产生多重效益。

记者在四川达州丘陵山区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这里的水稻仿佛没有收干净,还留有一些水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是8月上旬第一季水稻收割完之后长出来的新稻穗,下面的稻桩基本是30到40厘米。

再生稻的米质更优,口感更加香糯、甜润、细腻,市场价格也更高。目前,整个达州市的再生稻总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预计10月中旬开始收割,将一直持续到11月初。

除了再生稻,在稻田里还能够看到小龙虾,在现场记者发现有很多小龙虾洞。

达州市达川区桥湾镇陈余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聪:这个虾生长周期大概已有4个多月了,我们计划是在10月1日后上市。我们主打错峰销售,冬季虾现在市场价30元一斤,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

达川区水产站高级工程师 温建强:单纯种水稻,我们这里一亩产值不到2000元。如果实施了“稻田+”,我们的产值可以增加到5000到7000元。

近年来,四川达州立足优质稻田基础条件,大力推行“稻虾”“稻蛙”等生态种养模式,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

樺加沙襲港│渠務署截至下午4時未有確認水浸個案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將軍澳跨灣大橋行人通道已封閉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八號風球生效 下午5時45分港鐵最新服務安排

2025-09-23

(有片) 樺加沙襲港 │ 本港風力正逐步增強 直擊馬鞍山海濱長廊 有市民仍在跑步鍛鍊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城巴:若發9號或更高信號 所有路線會暫停

2025-09-23

港置:料9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重上4,000宗水平

2025-09-23

(有片)樺加沙襲港│湧浪打入船艙 場面驚險

2025-09-23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25-09-23

时政微视频丨瞰新疆

2025-09-23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2025-09-23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25-09-23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战略整合为数字化转型再添助力

2025-09-23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举办 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2025-09-23

伊朗外长将会晤英法德外长 就伊核问题展开“最后关头”磋商

2025-09-23

又有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欧洲多地民众声援:来得太晚了

2025-09-23

金雅福智慧金店國際版升級亮相香港珠寶展 科技引領黃金新時代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市民搶購物資 商舖打折清貨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4部增購「龍吸水」已抵港 共10部今日全數投入運作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陳美寶聽取運輸署及路政署匯報防禦風暴工作最新情況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天文台:評估今晚11時至明日凌晨3時需否發更高警告信號

2025-09-23

(有片) 樺加沙襲港 │ 杏花邨大浪拍上岸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追風逐浪岸邊好高危 警方籲勿外出安全最重要

2025-09-23

【DSE快訊】考評局10月18日辦DSE網上講座 詳解報考安排評核機制

2025-09-23

我国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绿色优质”成为普惠民生常态

2025-09-23

美日韩三国在台湾和涉海问题上说三道四 外交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9-23

6万件中央救灾物资调拨广东 防范应对台风“桦加沙”

2025-09-23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问题突出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民政總署加開薄扶林臨時庇護中心至共47間

2025-09-23

(有片)沉浸中秋藝術秘境 營造最潮打卡回憶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九巴城巴大部分日間路線停駛

2025-09-23

非凡“十四五” |建设金融强国,他们这样干!

2025-09-23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今日头条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至傍晚422人入住庇護中心 4宗塌樹1宗山泥傾瀉

2025-09-23

天堑变通途!一群普通人创造人间奇迹: 我们在地球裂缝之上建“天桥”

2025-09-23

文化中国行 | 乡音里的丰收节

2025-09-23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UC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