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以实干守护丰收

新华网2025-09-23

又到金秋,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近年来,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到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再到黑土地保护、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落地,国家正以扎实行动和长远规划,为丰收筑牢根基,为粮食安全守住底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洋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战略,把科研、生产和服务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丰收链条”。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攻坚克难,工厂里生产线轰鸣不断,农艺师在田间地头解惑授业——这一切,汇聚成农民欢笑背后的力量,也共同勾勒出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生动的图景。

科研:在实验室点燃丰收火种

在新洋丰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盛锋的日常工作,是把实验室里的配方转化为农田里的收成。这个“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跨过一道道关口,通过一环环试验。从提出设想到实验室小试、中试,再到田间试验与推广验证,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打磨和推敲。

王盛锋印象最深的,是研发“洋丰双控”小麦专用肥的经历。他介绍,目前小麦种植存在土壤养分失衡、板结退化以及极端天气影响作物生长等问题,相应地就需要土壤健康管理技术、养分协同控失技术、GTP促长抗逆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洋丰双控”小麦专用肥便应运而生。

王盛锋到田间地头跟踪肥效

研发当时,王盛锋和研究所的同事们反复做助剂复配试验、淋溶试验等,又从室内转到室外,通过田间试验测试养分迁移和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无数次叩问与求索,终于将构想变为现实,并走向实际应用。当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看到用了“洋丰双控”的小麦籽粒饱满、长势喜人时,一切坚持都有了意义。

新洋丰的科研不只是单一产品的创新,更是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共承担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累计拥有200余件专利,并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和6项行业标准。研究方向涵盖绿色缓控释肥料、沿黄沙星土壤改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关键课题,逐步形成“实验室—示范田—大田应用”的循环链条。

生产:在车间守护丰收品质

在新洋丰硫酸钾复合肥厂的控制室内,张立军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作为一线工艺技术员,他深知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温度、压力、流量,背后牵连的是千里之外农田中的秧苗长势。

张立军正在检查肥料颗粒外观性状

“肥料的质量稳定,就是农民丰收最基础的保障。”张立军这样定义自己的职责。他每日的工作严谨而细致:从精准计算配方、核查物料配比,到定时抽检成品养分含量、巡查设备运行状态,每一步都不容有失。

他清晰记得一次异常状况:反应槽溢流极不稳定,时而断流时而猛涨,严重影响连续生产。那几天,张立军日夜守在车间,反复比对数据、调整参数,最终发现是蒸汽饱和度与硫酸钾进料比例失衡所致。“我们及时降低了蒸汽用量,重新调整了钾肥与硫酸的配比,才避免了一批重要订单的物料损耗。”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却透露出技术人的笃定与担当。

张立军的坚守,正是新洋丰庞大生产体系的一个缩影。他所守护的,不仅是一条生产线,更是新洋丰坚实的产业根基。新洋丰拥有5亿吨磷矿资源,建有14座现代化生产基地,基于对土壤健康与作物营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涵盖磷酸一铵、专用复合肥、水溶肥、增效肥等200多个细分品种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种植需求。

凭借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新洋丰复合肥产销量多年稳居行业首位,产品远销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张立军在控制屏前调整的每一个参数,最终都汇入这条奔涌的"肥料江河",流向万里沃野,守护丰收梦想。

服务:在田间兑现丰收承诺

如果说优质肥料是丰收的根基,那么深入田间的科技服务,就是让这根基焕发生机的关键。新洋丰的农艺师团队,正是连接科技成果与农田实践的重要桥梁,张敏丽便是其中一位深耕一线的“农田医生”。

出生于农村的她,深知农民的不易。张敏丽常说:“农民辛苦一年,如果收成不好,那心里的苦比地里的盐碱还重。”因此,她坚持“全生育期服务”理念,不做简单的施肥指导,而是要当作物健康的“把脉人”。

张敏丽在大蒜观摩测产活动现场

在安徽宿州,面对盐渍化严重的土地,张敏丽用“菌剂能把盐当饭吃掉”的比喻,将生物菌剂的解盐原理转化为农民听得进、记得住的道理;在阜南,她用“人待在闷热房间也没胃口吃饭”,轻松说清了酸碱失衡如何影响根系吸收;在洼地玉米黄化案例中,她带大家观察排水后玉米的恢复状况,一遍遍解释“黄化不是因为缺肥,而是积水沤根影响吸收”。

张敏丽还说:“农业医生不能光开药,更要让农民明白病因在哪儿。”在一次次下乡服务中,她发现很多农户依赖经验,习惯“多施肥”,还有农户觉得“平衡肥加尿素管一切”。她就用示范田做对比,让大家看到科学施肥和传统方式的差别。渐渐地,农户们开始接受因地制宜、因作物而异的科学施肥理念。

一个人的坚持可以改变一片土地,而体系化的服务则能推动整个链条延伸至更多农户。近年来,新洋丰构建起“3+1”团队作业模式——三名推广人员搭配一名农化服务人员,形成“产品+技术+服务”的推广体系。2024年,新洋丰全年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会10969场次,培训超过61万人次,新建600余块高标准示范田及10000余块新型肥料推广示范田,制定作物营养解决方案2000余份。

今年,在张敏丽服务的安徽多个区域,丰收景象格外喜人:经“洋丰硫”改良后的盐渍化土壤,小麦亩产足足提高了200斤;以“洋丰豆+洋丰至尊”搭配作底肥的大蒜,亩产从4000斤跃升至5600斤。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正是她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的最佳回应。

当科技的火种点燃希望,当匠心的守护奠定基石,当真诚的服务扎根泥土,丰收便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发生在中国乡村每一个角落的生动现实。未来,新洋丰将继续与亿万农民一道,共同书写仓廪实、天下安的篇章。

樺加沙襲港│渠務署截至下午4時未有確認水浸個案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將軍澳跨灣大橋行人通道已封閉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八號風球生效 下午5時45分港鐵最新服務安排

2025-09-23

(有片) 樺加沙襲港 │ 本港風力正逐步增強 直擊馬鞍山海濱長廊 有市民仍在跑步鍛鍊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城巴:若發9號或更高信號 所有路線會暫停

2025-09-23

港置:料9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重上4,000宗水平

2025-09-23

(有片)樺加沙襲港│湧浪打入船艙 場面驚險

2025-09-23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25-09-23

时政微视频丨瞰新疆

2025-09-23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2025-09-23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25-09-23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战略整合为数字化转型再添助力

2025-09-23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举办 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2025-09-23

伊朗外长将会晤英法德外长 就伊核问题展开“最后关头”磋商

2025-09-23

又有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欧洲多地民众声援:来得太晚了

2025-09-23

金雅福智慧金店國際版升級亮相香港珠寶展 科技引領黃金新時代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市民搶購物資 商舖打折清貨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4部增購「龍吸水」已抵港 共10部今日全數投入運作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陳美寶聽取運輸署及路政署匯報防禦風暴工作最新情況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天文台:評估今晚11時至明日凌晨3時需否發更高警告信號

2025-09-23

(有片) 樺加沙襲港 │ 杏花邨大浪拍上岸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追風逐浪岸邊好高危 警方籲勿外出安全最重要

2025-09-23

【DSE快訊】考評局10月18日辦DSE網上講座 詳解報考安排評核機制

2025-09-23

我国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绿色优质”成为普惠民生常态

2025-09-23

美日韩三国在台湾和涉海问题上说三道四 外交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9-23

6万件中央救灾物资调拨广东 防范应对台风“桦加沙”

2025-09-23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问题突出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民政總署加開薄扶林臨時庇護中心至共47間

2025-09-23

(有片)沉浸中秋藝術秘境 營造最潮打卡回憶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九巴城巴大部分日間路線停駛

2025-09-23

非凡“十四五” |建设金融强国,他们这样干!

2025-09-23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今日头条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3

樺加沙襲港│至傍晚422人入住庇護中心 4宗塌樹1宗山泥傾瀉

2025-09-23

天堑变通途!一群普通人创造人间奇迹: 我们在地球裂缝之上建“天桥”

2025-09-23

文化中国行 | 乡音里的丰收节

2025-09-23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UC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