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27日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促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通过支持国有卫星通信企业加快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分业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王鹏表示,将充分发挥卫星通信优势,支持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数字惠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加强卫星通信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推动手机、汽车、飞机等直连卫星。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将促进卫星通信技术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赋能,提供全域覆盖、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多地布局 卫星互联网有望成新经济增长点
目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各地正积极布局,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完成了相关卫星的国内频率协调,批量颁发了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为卫星互联网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在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一个面向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空天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施工。这个当地重点打造的新基建项目,将引进一批以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等为核心业务的科创型龙头企业。
空天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王东介绍,搭建完备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让卫星互联网数据信息在民用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他们计划利用10年时间,把这里打造成60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基地。
在山东济南济钢集团的卫星总装生产车间,产线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这个车间是专门为中小型商业卫星打造的专业化总装集成、测试基地。从核心单机组件集成到整星功能调试,以及严苛环境适应性测试,实现了全流程标准化、数字化作业。
未来,这里将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生产制造和测试能力,为商业卫星星座组网、补网提供支持。济钢集团也从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钢铁企业转型成为当地空天信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表示,未来,卫星通信将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无人机等各行业各领域。催生一系列大众化、规模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实现由行业应用向大众应用的普及和拓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