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破“癌”记:重庆高山蔬菜产业如何逆袭成国家样板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8-17

8月的仙女山,云雾漫卷过仙女山镇的坡地,15亩根肿病鉴定圃里藏着鲜明的对比:一边,抗病甘蓝的油亮叶瓣舒展如碧,在微风里轻轻起伏;另一边,对照区的植株却因根肿病蔫成深褐色,叶片蜷曲如枯。这片特殊的“战场”上,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与重庆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正俯身记录数据——一场持续15年的科技攻坚战,正让曾因十字花科“蔬菜癌症”根肿病撂荒的高山菜田重焕生机。而这场攻坚的最新突破,恰是8月15日于武隆召开的2025年重庆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及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上,全国专家热议的焦点。

从“谈病色变”到精准防控:十五年磨一剑

“刚发现时,整片甘蓝像被开水烫过,根上全是瘤子,臭烘烘的。”双河镇种植户许国洪蹲在菜田里,指尖划过健康的根系,语气里仍带着对2008年那场灾难的后怕。那年,根肿病突然在武隆蔓延,十字花科蔬菜绝收案例接连出现,农户们“闻肿色变”。

也是这一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武隆区人民政府签约成立重庆市农科院武隆区高山蔬菜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派专家团队入驻武隆,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及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框架,重庆大宗蔬菜综合试验站、渝东南蔬菜产业带试验站成为资源统筹的“枢纽”,一场科技攻坚就此展开。

“前10年几乎在‘养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周娜指着鉴定圃里的标牌说。根肿病由连作致土壤酸化引起,土壤病菌浓度不稳定,无法精准鉴定品种抗性。创新团队牵头制定病菌培养标准,深扎田间采集土样、监测浓度,终于让这片试验田成为全国首个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平台的“核心实验室”。

分子标记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体系内外的协同。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统筹下,重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8家科研院所,共享2000份种质资源。“国家体系提供基因测序核心技术,我们负责筛选适配本地的品种。”周娜说,他们最终锁定4个抗病基因,培育的甘蓝新品种融入本地耐病基因,解决了单一基因品种抗性不稳定难题。

借助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鉴定平台,育种周期从8年缩短至3年。如今,这些品种在荣昌、涪陵等病区推广,中抗品种竟表现出完全抗病性,因根肿病曾经绝收的菜田,重又长出翠绿的甘蓝。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鉴定近2000份十字花科种质资源,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终结“十字花科蔬菜癌症”的威胁。

从试验田到产业链:全链科技赋能

在武隆双河镇荞子村“高山番茄谷”核心区,科技力量早已超越病害防控。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里,番茄藤蔓悬空生长,根系长在营养精准配比的椰糠基质中。基地技术员点开手机监控系统,温光水肥数据实时跳动,通过肥水精准控制,产量是传统大棚的2.3倍。

这背后,是武隆区政府、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协同:重庆综合试验站对接国家体系内的设施农业专家引进环控技术,创新团队则针对武隆山地气候,改造大棚结构,让技术真正“落地”。目前,武隆已建成12万㎡双栋联动、20万㎡单栋拱棚群,肥水精准灌溉系统节水节肥40%,设施智慧化水平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品种创新持续突破“卡脖子”难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选育的“秋实一号”甘蓝入选2023、2025年国家优良品种成长目录,“渝番”系列番茄打破国外垄断,抗根肿病萝卜新品种“秋雪”解决抗性品种缺乏难题。通过创新团队探索的“免费送苗+订单回购”模式,这些品种快速走进农户田间——重庆综合试验站负责品种纯度检测,确保农户拿到“正牌苗”;企业对接商超签订保底价协议,让种植户增产又增收。

产业链延伸让价值倍增。重庆综合试验站研发推广的高山蔬菜漂浮育苗技术,降低育苗成本30%;40个产品获绿色认证,“武隆高山番茄”品牌估值超8亿元,68元/斤的“仙女之唇”进驻盒马等高端渠道。“番茄谷”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4.2万元,形成“夏季避暑+科技研学+鲜采直供”特色链。

从重庆到全国:山地农业的科技范本

“根肿病防控技术及抗病品种已推广到云贵川等6省,智能温室及单、双栋避雨大棚结构被10余个区县复制推广应用。”在高山蔬菜产业观摩会上,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宇昊指着推广地图说。重庆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方案被写入国家体系《山地蔬菜种植指南》,创新团队的实践则为山区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范本。

鉴定圃旁,来自北京、陕西的专家正在取病样。“这里不仅解决了抗性鉴定难题,更走出了山地农业的突围路。”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院长宋洪元评价道。团队通过种间杂交获得的免疫级材料,已成为全国十字花科育种的核心资源。

夕阳下,许国洪的甘蓝田里的菜叶被斜射的阳光镀上一层暖金。他掏出手机点开“农技服务群”,里面既有创新团队的技术员,也有国家体系的专家。“以前怕生病不敢种,现在靠科技敢扩种,明年打算再租10亩地。”

从“癌症”阴影到“金山银山”,武隆25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年产超50万吨,惠及数万农户。这场始于根肿病防治的科技革命,正以“种子到筷子”的全链条创新,为全国2亿亩高山蔬菜产区输出可复制的兴农方案,让山地农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作者: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文/图

代销新规即将实施 已有银行抢先行动

2025-08-18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2025-08-18

上半年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 主要指标平稳向好

2025-08-18

央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5-08-18

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辞任 提名黄建军任董事长

2025-08-18

软银旗下“日版支付宝”赴美IPO

2025-08-18

义支付上半年利润总额超4000万 同比增长超50%

2025-08-18

成都世运会|聚万千 爱无限——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2025-08-18

U21女排世锦赛:中国队力克波兰获第五

2025-08-18

成都世运会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感谢成都,你们创造了历史!”

2025-08-18

成都世运会 | 世运“朋友圈”:邂逅万千 回味无限

2025-08-18

澳门赛区完成全国残特奥会羽毛球项目运行测试

2025-08-18

成都世运会 | “让世界记住成都的热情”——导演团队解读世运会闭幕式

2025-08-18

亚洲杯丨战斗至最后1秒 中国男篮1分之差收获亚军

2025-08-18

600亿BD大单,美元LP突然想给GP投钱了

2025-08-18

左手诉讼 右手创新 发起132诉讼的诺和诺德能否赢得“反击战”?

2025-08-18

揭秘运动疲劳成因 “脉动+电解质”提供科学补给方案

2025-08-18

赵露思称自己是“真的助农”!直言要注销社交账号

2025-08-18

赵露思透露被公司老板打骂细节

2025-08-18

张碧晨方因演唱会延期道歉:厦门站因不可抗力延期

2025-08-18

Ailee透露与崔时勋婚前曾同居试婚:不合适就分手

2025-08-18

王珞丹方否认自导自演被求婚:系个人多次蓄意实施

2025-08-18

宋祖儿穿吊带裙身材纤细 在大自然中拍照状态松弛

2025-08-18

戚薇长发披肩落落大方 单手托腮眼眸深邃

2025-08-18

卢昱晓海边度假状态松弛 被微风吹拂秀发清丽可人

2025-08-18

吴谨言身着一袭红衣化身侠女 扎高马尾英姿飒爽

2025-08-18

王心凌分享与周深同框合照!二人开心拥抱笑容洋溢

2025-08-18

程潇旅游美照心情好!穿黄色蕾丝边背心秀曼妙身姿

2025-08-18

虞书欣晒街头随拍美照!与朋友约会聚餐笑容明媚

2025-08-18

林允穿吊带又纯又欲 扎丸子头活力又俏皮

2025-08-18

洪欣晒照为儿子张镐濂庆生 母子俩依偎似姐弟

2025-08-18

欧阳娜娜穿刺绣抹胸裙气质佳 秀曼妙身姿性感吸睛

2025-08-18

蔡卓宜回应拍性感照不扣裤子质疑:喜欢所以别管我

2025-08-18

韩国男演员李智勋回应家暴:没有发生殴打事件

2025-08-18

成龙谈71岁感受:有时一早起来会有受伤的感觉

2025-08-18

合诗雨方回应选角争议称选拔流程透明公正!已取证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