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本港今年至今累計錄得9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最新一宗的患者潛伏期身處佛山。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這些患者出現的病徵較典型,包括發燒、關節痛和出疹等,其中一名病人出院時仍有少許關節痛,當局會作出跟進。徐又稱,醫管局正研究可否透過中西醫配合治療基孔肯雅熱,例如針對慢性關節痛。醫管局現時主要靠舒緩治療,醫治受感染的病人,目前全球沒有針對此病的特效藥。
徐樂堅又指出,全球現時有兩種基孔肯雅熱的預防疫苗,但只用於某些國家的高危人士,使用情況不普遍。世衞仍在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相關科學委員會,亦開會探討過有關問題,委員都認為未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引入疫苗,政府會繼續留意國際做法及世衞的意見。
至於廣東省新增基孔肯雅熱的個案近日回落,徐樂堅表示防疫工作仍具挑戰性,因為如果廣東仍有雨水、天氣熱,俱有利蚊子滋生,因此風險仍然存在。世衞亦提醒現時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基孔肯雅熱個案,截至7月總感染人數高達24萬。徐樂堅建議市民外遊時要注意防蚊,返港後如有不適便要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