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伊犁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組8日繼續在新疆的視察行程,深入了解當地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以及邊境合作的情況。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有代表強調該口岸作為聯通中亞的樞紐,正通過商貿與文化互通深化「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發展注入新動力;視察組還參訪伊犁將軍府,有代表贊其彰顯中華民族捍衛疆土的意志與民族團結精神。
早上,視察組赴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視察企業技術發展和運營情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指出,川寧生物依託先進的生物發酵與酶工程技術,在硫氰酸紅霉素、頭孢系列等抗生素中間體的生產上擁有顯著規模和成本優勢,並且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種植業和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另一方面,他們正銳意創新,大力布局高附加值的合成生物學領域,其疆寧生物產業園等項目已實現成果轉化,展現出強勁的第二增長曲線潛力。
令冼漢廸印象深刻的是該企業對環保的重視。川寧生物在廢水、廢氣治理及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持續投入,建立完善體系,切實落地「綠色製造」理念,有效實現節能減排。
「此次視察讓我看到了一家在技術創新、綠色生產、社會責任等方面都積極進取的行業引領者,」冼漢廸表示,「他們根基扎實,以前瞻戰略和強大工程化能力,成功轉型為創新驅動的生物技術平台企業。」他特別期待川寧生物未來與香港在生命科技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探索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無限可能。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表示,該企業從事生物發酵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他認為,中藥可以利用生物科技提煉有效成分「對整個中藥市場會有很大的幫助」,既能發揮中藥價值,又能滿足市場多元需求。他還提到,該企業與高校合作,研究成果必須轉化為產品,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視察組接着赴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視察了解中心建設和運行情況。據介紹,在霍爾果斯這座邊境口岸,很多遊客專程來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這裏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建立的首個跨境邊境合作區,兩國公民和第三國公民,不用簽證即可憑護照或出入境通行證等有效證件出入,進行洽談和貿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帆指出,霍爾果斯有「千年驛站,百年口岸」之稱,第六代國門巍然屹立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如今成為聯通中亞國家的核心樞紐,帶動人流、物流及金融貿易協同發展。
陳帆強調,口岸的核心價值在於「民心相通」,通過文化交流、商貿合作深化雙邊互信。他表示,未來應進一步發揮口岸「遠親不如近鄰」的地緣優勢,在和平互惠中推動經濟發展,為國家開放戰略提供實踐樣本。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德斌指出,近年來通過該口岸的中哈貿易額實現翻倍增長,人流、物流量也大幅提升,合作中心的發展態勢良好,為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提供了重要平台。展望未來,他期待在持續深化貨物貿易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拓展資訊交流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新興領域的合作空間,為區域互聯互通與共同繁榮注入新動力。
下午,視察組赴霍城縣參觀伊犁將軍府。伊犁將軍府始建於1762年,歷經左宗棠收復新疆等歷史事件,成為反抗外敵、捍衛領土完整的象徵。其建築承載着清政府對邊疆治理的智慧與決心,體現了歷代戍邊將士的愛國奉獻精神。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在參觀過程中仔細聆聽講解,她駐足於將軍議事正堂,凝視「政肅風清」匾額,感慨道:「這裏不僅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更彰顯了中華民族捍衛疆土的堅定意志,對今天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她特別提到林則徐在新疆興修水利的事跡,認為這種愛國奉獻精神值得代代傳承。鄺美雲強調,伊犁將軍府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其教育價值值得深入挖掘。她表示將把參訪心得帶回香港,促進兩地青年交流,共同傳承愛國精神。
視察組隨後赴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視察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錫伯民俗風情園。代表們深入了解錫伯族西遷戍邊歷史及非遺保護成果。代表們認為,這裏的每一處都承載着錫伯族人民的智慧與汗水,見證了他們的忠誠與堅韌。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