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幸福生活的“加速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08

昌都市边坝县三色湖景区,普玉一村的文艺队演员为游客表演锅庄。

由浙江杭州、嘉兴援助建设的那曲市杭嘉新村。

巍巍喜马拉雅山脉,滔滔雅鲁藏布江,在西藏,时间仿佛流淌出不同的韵律。这里的生活很慢,雪山冰湖亘古宁静,草甸牧场上牛羊悠闲、牧歌回荡,格桑花静静开放,酥油茶在铜壶里咕嘟作响。这里的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复兴号”动车组飞驰青藏高原,5G网络通达所有乡镇,民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增收致富的步伐越走越快。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西藏人民正以独特的节奏,跑出幸福生活的“加速度”。

驻足美景,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初入雪域高原,脚步似乎慢了下来。山脉倒映着云朵的影子,拉萨河静静流淌,牦牛慵懒地咀嚼着鲜草……当地老乡告诉记者,“在西藏,一切要慢一点,像牦牛一样慢”。

慢一点,景致才好看。海拔4700多米的纳木错湖水如镜,水鸟翔集,藏语意为“天湖”。7月的纳木错边,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村村民斯加正牵着牦牛供游客骑乘、拍照。26岁的斯加在家乡放牧,旅游业算是他的“兼职”。

“每年旅游旺季,我们‘牵牛拉马’带游客在湖边观光,月收入能有9000元。”斯加说,沾了西藏旅游蓬勃发展的光,他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为家乡发展出力,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据统计,今年以来,纳木错景区已通过旅游服务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约2000万元。“我们85%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群众,从事景区讲解、文创制作、生态护林等工作。”拉萨纳木错景区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龙泉向记者介绍,景区定期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持续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绿水青山,是纳木错文旅发展的最大本钱。“纳木错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文旅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张龙泉介绍,纳木错景区近年设置生态监测站,实时监测湖水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变化;严格划分核心保护区和观光区,控制观光区游客总量;新能源供氧观光车、环保公厕等一批设备设施得到更新。

在昌都市边坝县边坝镇普玉一村,三色湖、祥格拉冰川、贡嘎蓝冰洞等自然景观,成为游客热门打卡点。“这里有冰川、湖泊、宗堡,欢迎各地朋友来边坝三色湖景区发发呆,享受一下慢生活。”边坝县文旅局党组书记仁增旺秀说。

“三色湖”由黑湖、白湖、黄湖组成,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每年5月底至6月初,景区的高山杜鹃渐次开放,呈现粉红、浅紫、雪白色花团的盛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玩。来自辽宁的自驾游客李先生说:“三色湖很静谧,能给人带来心灵宁静的力量。”

2024年初,普玉一村利用50辆越野摩托车搞起了“冰雪探秘+越野骑行”特色旅游。“靠着这辆摩托车,年收入过万了。”村民平措说。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下,边坝县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454万元,同比增长225.84%。

接诊提速,患者就医少跑腿

那曲市人民医院,是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级甲等医院。几天前,19岁的患者索朗因突发胃出血紧急入院治疗,还出现了呕血症状。内科医生仁增曲卓娴熟诊断、安排用药,患者不久就有了明显好转。这离不开她的“师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吴昊的指导。

作为辽宁省第10批、第11批援藏医疗专家,吴昊起初对那曲的印象是艰苦,“连树都长不起来”。彼时,有些疑难病患者来那曲就诊,却因医疗设备缺乏、救治能力有限只能转院拉萨,耽误了病情,这让他十分痛心。

“患者大老远跑来看病不容易,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为了让成熟的医疗技术在那曲落地生根,吴昊收了仁增曲卓等2位“小徒弟”,将自己的方法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她们。“现在我们每月完成的检查已经从几例增长到三四百例,两位学员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肠镜、胃镜操作,其中一位学员不久前刚在自治区竞赛中获了奖。”谈起徒弟们的进步,吴昊十分欣慰。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为了让患者少跑腿,自2022年起,那曲市人民医院引入远程会诊机制,通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远程会诊,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好的诊治。

在病理(远程)诊断中心,切片经扫描上传后,一周内就会从辽宁大连传回会诊报告;在眼科远程诊断中心,专家通过实时画面远程指导本院医生检查眼底;在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已有1469条患者的心电图数据成功共享……

如今,那曲市人民医院医疗设施和治疗水平有了极大改善,接诊速度越来越快。

放眼整个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已全面建立,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急救和巡回诊疗体系不断完善,自治区民众正在从“病有可医”迈向“病有良医”。

安居乐业,致富路上越走越快

“藏东明珠”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场大雨刚过,稍有凉意,藏式小楼内却是暖意融融。在昌都市察雅县吉塘镇吉塘社区江嘎自然村,55岁的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西绕加措端起一杯酥油茶,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当年只有糌粑吃,还吃不饱,鞋子也是修修补补,脚趾头都露在外面。”西绕加措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还过着紧巴巴的穷日子。坐落在深山中的这个藏东乡村,村民们主要种植青稞,做成糌粑,偶尔用多余的糌粑找邻乡牧民换酥油和牛肉。

让西绕加措头疼的还是房子。彼时,他的小屋是座一层高的土坯房,设施简陋,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一到冬天又潮又冷,寒气逼人,人还得和牲畜挤在一起。

2005年,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让西绕加措搬进了新家。二层藏式小楼整洁明亮、水电完备,人居和牲畜饲养分开。他的两个子女毕业后,也在家乡顺利就业。“现在吃喝不愁,生活舒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他说。

江嘎村还有不少像西绕加措这样的村民,在政府的帮扶下住进了新房。有新房住,还要有钱赚。西绕加措和同事们把目光投向了察雅县特色产品——苹果醋。

察雅县被誉为藏东的“苹果之乡”,高原上产的苹果形状饱满、汁水甘甜,引起苹果醋饮料加工企业的兴趣。“所有村民一起开了个会,决定入股苹果醋加工厂,分红由全体村民共享。”西绕加措说,苹果醋加工厂的分红每年都在增长。

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入股实业、建特色小镇……近几年,江嘎村变着法子拓宽致富道路,全村人均增收1100余元。

吉塘镇如今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吉塘镇作为西藏自治区规划的“特色小城镇示范点”之一,成了214国道沿途旅客的打卡点和休息站。“吉塘特色小镇”正规划打造康巴特色生态小区,兼顾生态宜居与文旅发展。“现在和谐安定的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西藏的关怀和支持。欢迎各地游客来吉塘做客。”西绕加措说。

蹄疾步稳,“幸福”过上了好生活

在西藏,每一步都是向上攀登。无论步履快慢,走向的都是幸福生活。

那曲市色尼区罗岗村,一座融合高原特色与江南风格的现代化村落。这里是18个自然村85户人家的新家园,道路宽敞整洁,两层小楼鳞次栉比,既有江南风格的白墙青瓦,又缀有独具西藏特色的纹饰。今年6月,牧民德吉央宗一家刚刚搬进这里。如今这个村子有了一个新名字——“杭嘉新村”,由浙江杭州、嘉兴援助建设。

“村里的公路通了,出门接送小孩方便许多,房子里的设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到新家的变化,德吉央宗笑得咧开了嘴,“现在我就希望村里再建个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啦!”

德吉央宗和丈夫多琼时常想起过去艰苦的生活:无论冬夏,都要去水井打水;冬天气温低,取暖只能靠炉子。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水、通信设施一应俱全,供暖设施今年冬天前也将建成。小楼门口还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每月可储电约20度供村民免费使用。“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德吉央宗说。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西藏民众不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更向“居者有好屋”迈进。数据显示,西藏和平解放之初,人均自有住房面积不足3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西藏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到了41.5平方米。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我们鼓励村民把牦牛、人力、草场入股到合作社,依托数字化‘智慧牧业’平台进行科学养殖和管理,年底就能享受到分红。”杭嘉新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扎西群培说。

德吉央宗告诉记者,她的名字“德吉”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幸福故事在这片圣洁的雪域高原上演。

年輕人和女性最捧場!報告指78%內地人曾網購香港產品

2025-08-08

針對「本地生」修改?深圳補習社「借殼」港校開DSE課程 教育局:已展開執法行動

2025-08-08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生成 强度将逐渐加强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

2025-08-08

华北黄淮等地强降雨来袭 南方有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

2025-08-08

史带财险获批成外资独资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

2025-08-08

中宏人寿净利大增343%!综合投资收益率仅1.74%,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

2025-08-08

幸福人寿董事会“换血”:建信人寿原首席投资官何六艺或任董事长

2025-08-08

7月末外储规模小幅下降 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2025-08-08

业绩预喜 年内银行股表现亮眼

2025-08-08

人民银行黄金储备“九连增”

2025-08-08

男足金球奖候选名单揭晓 “大巴黎”九人入围

2025-08-08

成都世运会|缤纷万千 共通交融——主创团队解读成都世运会开幕式

2025-08-08

WTA1000蒙特利尔站:张帅/汤森德获女双亚军

2025-08-08

夏日夜练“火”起来:带动全民健身 点燃夜间消费新热潮

2025-08-08

NBL全明星周末一触即发 竞技与公益融合引关注

2025-08-08

全国七百余“10后”摔跤新星长春争锋

2025-08-08

宠物经济热度攀升 消费新蓝海潜力凸显

2025-08-08

千年文化穿上身 “娃衣”催生新消费

2025-08-08

从阿迪达斯、ABG到安踏 锐步再陷“易主”风波

2025-08-08

谁在为“假黄金”买单

2025-08-08

别再“陪写作业”了,让孩子喘口气吧

2025-08-08

为什么暑假很多老师都会出去旅游?真的是因为钱太多吗?

2025-08-08

走进中国 读懂中国(览胜观潮)

2025-08-08

哈尔滨夏日冰雪经济活力无限

2025-08-08

波兰外交官: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将助力抵御俄罗斯影响

2025-08-08

哈马斯称将以“抵抗”回应以色列占领加沙计划

2025-08-08

以色列总理称无意统治加沙 拟移交阿拉伯军队管理

2025-08-08

以色列宣布全面接管加沙 以摧毁哈马斯并移交阿拉伯部队管理

2025-08-08

法拍住宅量价齐跌 TOP50城成交逆势增2.7%

2025-08-08

量稳价跌!2025上半年法拍房成交1229亿,住宅占比超五成

2025-08-08

二手房市场大分化 一线降温VS三四线回暖

2025-08-08

降雨影响豫粤等地 防汛抗洪加紧展开

2025-08-08

跑出幸福生活的“加速度”

2025-08-08

焦点访谈|赛事串起消费链条 体育赛事正在成长为带动区域发展新 “经济引擎”

2025-08-08

舌尖上的“甜蜜奔赴” 东盟水果跨越山海上餐桌

2025-08-08

从大医院到家门口 基层医疗托起民生需求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