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证券日报2025-08-01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步入密集爆发与加速迭代的关键期,诸多领域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不仅重塑产业形态,更重构全球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需要我国主动顺应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流,聚焦科技前沿和制高点,整合和优化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科技革命打开机会窗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此过程中,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资本市场凭借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从初创期风投孵化、成长期股权融资到成熟期上市或并购重组,都可以匹配不同阶段需求。同时,通过关键要素与资产的定价功能,激活创新内生动力,释放企业家与人才的创新潜能,引导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融合集聚,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以科技创新筑牢新质生产力之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多重因素协同支撑,在这些要素中,创新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变量——无论是技术突破、模式创新还是要素重构,其核心驱动力均源于创新实践。

近年来,各地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激活创新要素、畅通创新链条,以此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与发展。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看来,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良性循环。当新技术突破催生出新产品,或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时,会直接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这种由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需求,是更具质量和可持续性的“优质需求”。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与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培育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交织存在。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部署不仅是应对当前复杂发展环境、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根本要求,为破解结构性矛盾、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指明了方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系列提法再次确认科技创新是当前产业政策的核心主轴。预计发展路径将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凭资本市场联通科技产业之脉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无论是大而强的科技巨头,还是小而美的科创新秀,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创新活动呈现出始于科技突破、兴于产业转化、成于资本赋能的鲜明特征。因此,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枢纽作用,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接力式服务,满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企业需求。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介绍,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孵化器”“加速器”“推进器”等效应持续释放。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可以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人才、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有机融合、协同集聚,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登陆资本市场,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资金和制度保障,还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及品牌赋能,使公司从单一的玻璃面板制造商转型为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多元领域的科技创新龙头。这种资本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公司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例如,2020年公司以99亿元收购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金属机壳业务,跻身全球金属结构件前三,为AI手机、智能汽车等新产品开发提供跨材料技术融合基础。”

正是在助力一个个微观个体的发展壮大中,我国产业体系得以不断优化升级。这种由点及面的带动效应,不仅夯实了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更让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有了坚实依托,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了强劲的产业支撑。

靠改革深化积蓄创新发展之势

在资本市场的有力赋能下,我国科技创新正加速突破单点发力的局限,向多领域系统集成跃升,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效率持续提高,诸多赛道已涌现出一批具备强劲国际竞争力的新兴科技力量。在此态势下,加快构建与之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已然成为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壮大创新力量的关键。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围绕支持科技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调整考核机制等引入超3000亿元新增保险资金投向科技领域;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措施,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协同发力制度基础与创新工具,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专项试点并修改规章等,形成闭环推动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部门对资本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政策逻辑的深化不仅回应了当前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更凸显了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定位升级。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东江抗战燃烽火 湾区今朝绘新图

2025-08-18

多彩“夜”态成为文旅“流量密码” “夜经济”点亮夏日消费新空间

2025-08-18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启用五周年 累计验放旅客逾7564万人次

2025-08-18

上半年多地财政收入保持增长 支出着力“投资于人”

2025-08-18

圆满闭幕!成都世运会汇聚世界目光 共谱“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精彩篇章

2025-08-18

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回应临床真实需求

2025-08-18

“凉资源”撬动“热经济” “文旅+”打开夏日出游的N种出圈方式

2025-08-18

离境退税成效明显 上半年“中国购”销售额增长近一倍

2025-08-18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全“数”前进 人工智能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8-18

票房赢家+文化自信见证者 透过数据看国产动画电影的“三重底气”

2025-08-18

直击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搜救现场 多部门700余人携设备展开地毯式搜救

2025-08-18

“十四五”时期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2025-08-18

数据勾勒上半年冷链物流运行稳中有升“成绩单” 新能源冷藏车表现亮眼

2025-08-18

现代科技农业设施激活农业发展“新引擎” 特色产业展现蓬勃发展图景

2025-08-18

成都世运会圆满收官 中国代表团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5-08-18

佩通坦呼吁恢复其总理职务 本人或亲自出庭作证

2025-08-18

埃及总理:反对任何驱逐巴勒斯坦人的企图

2025-08-18

科技强、物流畅、人流旺……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2025-08-18

玻利维亚将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

2025-08-18

以军称将启动加沙城下一阶段行动 数十万民众抗议

2025-08-18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再次提醒来日游客及在日同胞注意安全

2025-08-18

金建希再次接受韩国特检组传唤调查

2025-08-18

抢滩“低空经济” 无人机产业成为雪域高原发展新引擎

2025-08-18

作风越务实 解难越有力

2025-08-18

韩国法院再次缺席审判前总统尹锡悦

2025-08-18

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放弃克里米亚和加入北约可“立即结束冲突”

2025-08-18

韩国总统:准备分阶段履行现有韩朝协议可行部分

2025-08-18

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一侧再起山火 5座村庄居民被疏散

2025-08-18

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 将与特朗普会晤

2025-08-18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喷发 灰柱高达8000米

2025-08-18

塞尔维亚总统:将采取措施恢复国家和平与秩序

2025-08-18

中国始终是促进非洲大陆发展的真诚朋友

2025-08-18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5-08-18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2025-08-18

“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2025-08-18

“通往东京之路漫长而血腥……”——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