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7月27日,据塔斯社消息,美国前贸易代表政府间事务主任史蒂夫·吉尔(Steve Gill)向塔斯社表示,乌克兰政府坚持对顿巴斯及克里米亚的主权要求,是俄乌和谈难以取得突破的核心障碍。
吉尔指出,若泽连斯基当局继续要求俄罗斯放弃顿巴斯地区(该地区已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要求收回克里米亚、坚持加入北约,并持续实施国内高压政策,则谈判“缺乏合法基础”。
谈判僵局的四大关键矛盾
吉尔在分析中提出,俄乌双方谈判僵局中存在四个主要关键矛盾。
首先,领土主张不可调和。顿巴斯地区民众曾以“压倒性多数投票加入俄罗斯”,而克里米亚选民十年前已做出归属选择,但乌克兰仍要求俄罗斯放弃这些区域。
其次,加入北约的坚持。尽管西方曾多次保证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但基辅仍将此列为目标,与俄罗斯“消除安全威胁”的核心诉求直接冲突。
此外,国内政策削弱谈判可信度。吉尔批评乌方“阻挠选举、禁止独立媒体、取缔反对派政党”,并解散反腐机构,导致其国际形象受损。
最后,信息偏差影响调停效力。美国总统特朗普虽“认真尝试解决冲突”,但持续收到关于冲突起源与现状的“不准确信息”,难以充当公正调解人。
俄乌元首会晤为时尚早
塔斯社称,吉尔强调,特朗普与普京的直接对话次数越多,解决冲突的可能性越大。
然而,克里姆林宫此前已明确表示,在核心议题未取得进展前,两国元首会晤“为时尚早”。
近期,俄乌战场持续胶着,俄军称一周内控制5个定居点并发动10次联合打击,乌军则通报单日发生85次战斗,波克罗夫斯克地区对抗最烈。军事压力进一步压缩谈判空间。
乌克兰国内局势施压
7月22日,泽连斯基签署限制反腐机构权力的法案后,基辅、利沃夫等地爆发自冲突以来最大规模反政府抗议,示威者指责该法案“终结反腐机构独立性”。
欧盟与七国集团(G7)随即声明,要求乌方恢复反腐机构独立性,称此为“加入欧盟的前提条件”。
内外压力下,泽连斯基已提交修正法案,议会拟于7月31日审议。
尽管双方在人道议题(如战俘交换)上达成有限合作,但领土与安全诉求的“决然对立”仍是无解死结。正如专家所言,当炮弹代替外交辞令时,和平只能陷入更深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