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四川的龙泉山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受多重因素影响,大量土地一度沦为废弃的撂荒地。经过多年的种植培育,不少荒山被改造成了果林。眼下,龙泉山首批晚熟蟠桃成熟,迎来采摘旺季。
记者在成都龙泉山的水蜜桃种植基地看到,因为眼下正是晚熟蟠桃成熟的季节,果树上面结满了大大小小的蟠桃,颜色是黄红色的。当地果农告诉记者,像这一株果树结出来的桃子基本上能够达到三四十斤。当地果农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将已经成熟的果子采摘入筐。
目前,龙泉山已经种植了近4000亩水蜜桃,除了蟠桃之外,还包含“晚湖景”等多个品种。然而在2021年以前,这片绿油油的果林还是一片废弃的撂荒地。
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负责人王登广称:“这个地方之前都是荒山,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2021年,我们启动了生态修复项目,把之前贫瘠的荒坡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绿色果园。龙泉山一直以来比较干旱缺水,所以我们建设了46座蓄水池,保证水蜜桃灌溉用水。”
有了灌溉用水,当地还聘请了专门的农业专家每年对果树进行定期修枝疏果。如今,一棵棵果树硕果累累,让当地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广西田东:芒果飘香 产业兴农
近日,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34万亩芒果进入采摘旺季,当地将电商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带动芒果产销两旺。
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今年种植芒果超1.4万亩。陶国甲是村里的种植大户,这两天,他和工人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搬运、分拣、打包,靠着线上线下的销路,每年芒果采收季都不愁卖。
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那乐屯种植户陶国甲称:“我自家有60多亩芒果,有3000多棵树,品种是台农,今年产量大概有20万斤,通过电商销售有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田东县芒果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涉及1.5万余户。当地立足产业优势和电商发展优势,打造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带动形成了一条以芒果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开发等为主的产业链条。
田东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蒙天庚称:“从2015年年销售额2000万元到2024年的7亿元,增长了35倍,今年的芒果销售数据预计比去年增长。”
江苏南京:以荷花为媒 涝洼之地开出生态致富花
这段时间,江苏南京浦口区西埂莲乡的荷花竞相绽放。当地以荷花为媒,开辟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走进南京市浦口区西埂莲乡的荷博园,竞相开放的荷花映入眼帘,红的、粉的、白的,亭亭玉立。这里的荷花种植基地面积达千亩,汇聚了600多种荷花和200多种睡莲,每年夏季都会有不少市民游客前来。
谁能想到,这片“荷花王国”十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水系淤塞的低洼涝地。2013年起,当地坚持“生态修复优先”,清淤疏浚、改良土壤,引入适生荷花品种。如今,这片土地渐渐蜕变为荷花种植基地,形成“水下有鱼、水面有荷、岸边有鸟”的生态景观。
生态“活”了,产业跟着来了。当地开发鲜切花业务,游客能在景区摊点选购荷花、睡莲,线上渠道更让西埂莲乡的鲜切花走向全国,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居民增收。
千亩荷塘从“生态修复”到“生态变现”,当地用一朵荷花串起生态保护、景观营造、产品开发与村民增收的闭环,让“涝洼地”成了“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