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中华网2025-07-14

老师痛心疾首,培养了你们三年,你们都是年级学霸,分数明明能够录取清华北大,为什么不填报清北志愿?老师的心血付之东流了!

三位学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凭啥要听你的?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这三位学生是江西瑞昌一中的,他们在同一个尖子班,这个班私下里被老师和学生叫作“志远班”,班里集中了学霸,是学校专注于培养清华北大学生的地方。

其实,今年高考,江西瑞昌一中有四名学生分数达到了清华北大录取线,清北老师也抛来了橄榄枝,希望他们报考。学校老师也笃定他们会报清北的志愿。

结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学生填报了清华大学,其余三人都放弃了清北的志愿。

这三个学生抛弃清北的原因是,他们的分数虽然可以上清北,但是只能报强基计划的核物理,医学部,护理或者考古这些冷门基础学科。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三个学生踌躇再三,决定放弃清北,分别报了复旦大学的微电子,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浙江大学的计算机,这三所大学都是华东五校成员,且在985大学中排名前五,关键是还能学一个自己喜欢的热门专业。

这件事情一经发生,在线上线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网上流传,江西瑞昌一中为打造这个尖子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三年投入百万,花高价请学科专家来讲课,老师抱病坚持上课,牺牲假期全程陪学生备考,目的只有一个:冲刺清华北大!

结果明明可以送走4个清北学生,如今只有1个,其他3个都跑了!

学校和老师那个气啊!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班主任在志愿填报结束的那天半夜,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上千个字的控诉信,说你们这几个学生太自私,完全只想到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学校和老师。

这几年学校付出的是百万经费,老师们付出的是一腔心血。如今全白费了,他痛心疾首的说这是自己教育的失职,还说了句下辈子也不想记得朱、涛、夏这几个人了,拜拜了。

说完,班主任直接将班级群给解散了,他这一夜肯定难以入眠!

那么问题来了,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下这么大的血本?学生一旦放弃清北就如此痛心疾首呢?

说白了,是教育功利主义作祟。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学校培养学生变味了,学校投入资源,老师陪伴学生,本来是教育者本该做的事情,可是他们教育的目的是多考上清华北大,用来给学校撑门面,学校名气大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清北录取率成了悬在老师和学生头顶的一把剑,教育本来的初就被功利心挤得变了形。

教师为什么对清北如此执着?也是因为功利心。

老师送走一个清北,比送走十个其他名校的学生都强,老师从此扬了名,成了“名师”,评职称、晋职晋级都不成问题,还有不菲的一笔奖金拿。

奈何学生不听话,一切都打了水漂,师生情在功利面前稀碎稀碎了。

我倒认为这三个学生很有自己的主见,并没有做错什么。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这三个学生分数虽然够清北的录取线,但没有优势,即使被清北录取,也只能选择清北的“强基计划”专业。

什么是强基计划呢?

强基计划诞生于2020年,初衷直指国家科技突围的痛点,即选拔培养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拔尖人才,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困境。

招生专业锁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冷板凳”学科,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这3位学霸放弃清华北大的“入场券”,转而选择其他985高校的热门专业,撕开了强基计划实施五年来的尴尬真相。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这几年,因为强基计划专业没有了吸引力,只得降分录取,比如2024年山东大学北京理科强基线仅583分,比统招线直降55分。清北强基生普遍比统招线低2-10分。

如果分数擦边,那么报名校的强基计划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如果考生高考裸分过线,不如放弃强基。

因此,强基计划陷入“高分不想去,低分去不了”的怪圈。

江西瑞昌一中这三位学生,难得清醒,他们没有人云亦云,没有听从学校和老师的苦心劝解,他们没有看上清北强基计划的冷门专业,而选择了当今的热门专业,这种勇气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教育环境中尤为珍贵。

老师发火:能录取清北为啥不报?3位高考生说:我的高考,我做主

也有人说,这三名学生也是功利主义,他们选择其它大学的热门专业,而放弃清北冷门专业,还不是为了将来好就业?

那么问了,学生这么做有错吗?

我赞同三位学生那句话:我的高考,我做主!高考志愿本身就是要符合学生自己的愿望,录取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谁也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2025-07-14

央行: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

2025-07-14

央行: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

2025-07-14

央行: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2025-07-14

央行副行长邹澜:政策实施要根据形势变化相机抉择 节奏和力度要适时适度

2025-07-14

央行副行长邹澜:抓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5-07-14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2025-07-14

央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聚焦消费重点领域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25-07-14

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

2025-07-14

央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进一步健全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政策体系

2025-07-14

央行:从上半年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

2025-07-14

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25-07-14

汽车之家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 以AI技术赋能行业创新 构建智能化汽车服务平台

2025-07-14

悦意双子星热销16000辆,一汽奔腾全面转型新能源品牌

2025-07-14

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举办“防诈”讲座

2025-07-14

高质量发展命题下 万华禾香如何以“无醛有颜”引领大家居品质未来

2025-07-14

豪宅物业困局 | 封面文章

2025-07-14

四环医药执着分拆轩竹生物上市

2025-07-14

可孚医疗追赶“A+H”潮

2025-07-14

消费者“甜”了,果农有赚头吗?

2025-07-14

降“度”谋突围 低度酒能否撑起酒业未来

2025-07-14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全力抓好奶业纾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5-07-14

中国奶酪未来或有千亿规模 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2025-07-14

“强科普,拓销路,提信心”第六届乳品消费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7-14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中国奶业稳住基本盘 展现行业韧性

2025-07-14

中国飞鹤受邀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分享奶业“突围”之道

2025-07-14

一部关于“传承与创新”的百年丹青史诗——“中国美术 百年经典”近现代名家艺术精品展长沙启幕

2025-07-14

“北京博物”携23家博物馆亮相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2025-07-14

快来黄岩看大戏!连演4天,10台经典看家戏,1场戏曲精粹专场

2025-07-14

“中国有戏”首次走进新疆 新晋梅花奖演员伊犁舞台展风华

2025-07-14

大量童年“细糠”来袭:上海美术电影动画片一次看个够

2025-07-14

白酒巨头年轻市场争夺战

2025-07-14

白酒板块午盘微跌 贵州茅台1423.61元/股收盘

2025-07-14

科沃斯2025年上半年净利最高增逾六成

2025-07-14

深圳新单价地王!8.4万/㎡!招商蛇口斩获前海桂湾宅地

2025-07-14

最新!2025年6月十大城市二手房房价地图公布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