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5月「港漂」被騙超4400萬元 有學生被騙千萬

香港文匯網2025-07-14

今年以來,針對「港漂」學生的騙案數量及金額,雖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惟金額仍然巨大。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智雯7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前5個月,警方已接獲2574宗電話騙案,當中49名受害人是「港漂」學生,較去年同期的89人下跌四成。其中,涉及「港漂」學生的騙款金額達440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100萬港元下跌四成。

「港漂」學生單一騙案最高達1000萬元

黃智雯續指,很慶幸警方早前所做的反詐騙宣傳有起效,令騙案數量成下跌趨勢,唯學生損失的金額仍相當之大。她提及7月10日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剛接獲一單求助案件,案件涉及「港漂」學生,受騙人於今年4月收到自稱為內地官員的騙徒電話,受騙人聽信騙徒言論並分開多次轉賬給騙徒,等醒悟後累計被騙金額已達1000萬港元。

為有效防範來港新生墮入騙案,提升「港漂」學生的反詐騙意識,香港警方7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正聯合多部門以多渠道、多形式宣傳幾種常見的針對「港漂」學生的詐騙手段,期望以此杜絕相關騙案再次發生。

黃智雯提到,2024年涉及「港漂」學生的詐騙案中,有8成受騙人在赴港第一年時已經被騙,甚至有受騙人在未開學時已經墮入騙案。她認為,騙徒正是利用受騙人未熟悉香港環境,未能及時接觸本港防騙資訊,以此成為目標群體,故警方今年提前做好準備,令「港漂」學生赴港後可第一時間接收反詐騙信息。至於為何騙徒會掌握「港漂」學生的個人資料,黃智雯指,不排除學生個人資料經不法渠道洩露。

警方拆解4大騙局 冀學生提高警惕

發布會現場,警方向傳媒展示數條由ADCC連同入境處、國家反詐中心及國家移民管理局拍攝的防騙短片。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溫璧而介紹指,防騙短片用真實案例來拆解專供「港漂」學生的詐騙手法:

1.有騙徒利用招聘平台或假扮商家以高薪兼職的手法,誘騙學生參與虛假交易,使學生墊付資金或提供個人資料,以造成學生財產損失及個人信息洩露;

2.有騙徒假冒內地公安或官員,利用電話或信息聲稱「港漂」學生涉嫌刑事案件,需要交保釋金或個人資料以證清白,受騙人會因恐慌而輕信騙徒言論,導致金錢損失,或個人資料洩露;

3.「黑中介」騙案中,騙徒會以「擔保錄取」的藉口,游說「港漂」學生交大額定金及個人資料,受騙人不單受到金錢損失,更有機會因為遞交虛假文件而負上刑事責任,被遣返出境;

4.還有租屋騙案的騙徒,專門針對新來港讀書的「港漂」學生,以低價租金或折扣要求學生墊付大額租金,或者將同一單位租給多人,以達到騙取財產的目的。

溫璧而透露,防騙短片未來將於學生辦證大廳及出入境大堂循環播放,以提高新來港學生的防騙意識,從而實現「兩地聯手,天下無詐」,共同守護「港漂」學生的人身安全及個人財產。

此外,ADCC更將赴內地城市舉辦反詐騙講座,並與香港各大專院校聯手開展宣傳,更聯同香港金管局、銀行業界、地產代理監管局以及電訊商等,警方亦向銀行、地產業前線人員派發防騙宣傳單張,期望「港漂」學生在抵港後第一時間獲取反詐騙宣傳資訊。

此外,警方表示,新界南地區內有多所大專院校今年招收超過1000名內地學生,該地區擁有數所大專院校、科技園及小區屋苑,有不少「港漂」學生、專才在該區居住、生活。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任陳詠君總督察指,該區警方一直致力於宣傳反詐騙,去年3月,沙田警區製作第一封警務處長的歡迎辭宣傳單張,並在進入大專院校做講座時,即場派給現場學生、家長,反應熱烈。有學生在聽完講座後,了解騙徒手段,並成功幫助身邊朋友識別騙徒電話,有效提升「港漂」學生的防騙意識,讓公眾了解到警方重視「港漂」群體。她表示,這是一個良性宣傳,今年可以從新界南推廣到全港其他警區。

入境處:申請人若遞交虛假文書 最高可判14年監禁

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優秀人才及內地居民)樊建中則重點介紹幾種「黑中介」的詐騙手段,他表示,有「黑中介」利用保證成功為噱頭,期望透過虛假承諾招攬生意,並要求申請人繳付高昂訂金,但「黑中介」收到申請人的申請費後,並沒有將申請交給入境處。此外,有「黑中介」為了招攬生意,故意為不符合簽證資格的人士偽造學歷文件,以獲取在香港就讀或者工作的簽證。

對此,入境處嚴正聲明,入境處設有機制,就滿足簽證或者進入許可的申請進行嚴格審批,不存在任何保證獲批的特別渠道;所謂的「保證成功」純粹是失實及誇張的宣傳伎倆,申請人切勿誤墮騙局。若發現有人使用虛假資料,入境處必定追查到底絕不姑息,即使申請人透過中介遞交申請,也要確保遞交的資料是正確及真實的;若申請當中涉及虛假文件,申請者本人亦都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最高罰款15萬港元及監禁14年。

樊建中提醒所有申請人,各項入境計劃申請流程以及所需文件,已經很清晰地列在入境處官網,申請人可以在線上試行辦理申請,過程簡便快捷,不需要透過中介申請。他提醒市民,除非是使用香港入境處的預約提示服務,否則入境處是不會用預錄語音形式致電市民,更不會電話轉移至其他機關,不會要求大家提交個人資料。

他說,入境處留意到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宣稱「交3000萬加密貨幣即可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資格」,這些都是虛假信息,重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申請資格是根據相關的法例處理,市民要提高警惕。

警方強調,臨近開學季,即將赴港求學的內地學生需提高警惕,提升防騙意識,如遇疑似騙徒致電,應盡快告知家人並聯絡警方,或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切勿輕信他人,墮入騙局。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劉妍伶報道;視頻攝製:Sunny、鹿洺)

責任編輯: 木羽

各地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章立制 抓常抓长

2025-07-14

机器人、AI与“黑灯工厂”——从粮交会看中国粮食产业智能跃迁

2025-07-14

英国一小型飞机坠毁 目击者称看到“巨大火球”

2025-07-14

秘鲁新开放一处考古遗址 3500多年前古城揭示文明延续

2025-07-14

欢迎境内外记者采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025-07-14

法国将进一步提高国防预算 2027年达640亿欧元

2025-07-14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2025-07-14

社區商圈上層設計重在改善實體營商

2025-07-14

澳城大辦學術論壇匯聚智識賦能新文科發展

2025-07-14

琴澳荷香雙城記橫琴荷花節澳門活動登場

2025-07-14

茨林圍保育集思會倡「微改造」官民共商活化世遺邊緣古村

2025-07-14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逾千學生揮毫競藝

2025-07-14

澳門中山神灣鎮同鄉會慶33載新一屆理監事就職青協啟航

2025-07-14

澳琴同遊激勵計劃落地新實踐逾百人商務團深度體驗兩地文化

2025-07-14

澳歷史城區保護報告獲世遺大會通過

2025-07-14

布局輕軌西線解決內港水患學者:涉及層面廣需謹慎研究

2025-07-14

孫玉菡:兩投訴個案涉聘外勞後炒本地工 如屬實會行政制裁

2025-07-14

記者直擊│港鐵「感謝日」推半價優惠 市民:「非常實惠」

2025-07-14

李慧琼帶隊赴大灣區交流 體驗智慧科技感悟同根情誼

2025-07-14

科创板改革“1+6”新政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2025-07-14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

2025-07-14

署名文章:赖清德所谓“团结”邪说中的十处谬误

2025-07-14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度”正在不断提升

2025-07-14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跑”起来 冷链市场“热”起来

2025-07-14

浙江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2025-07-14

两个“坚定不移”,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

2025-07-14

朝鲜谴责美日韩军演威胁地区和平

2025-07-14

尼日利亚一客机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

2025-07-14

北约秘书长将于7月14日至15日访问美国

2025-07-14

伊媒说伊朗总统曾在以色列袭击中受轻伤

2025-07-14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传出武器射击声

2025-07-14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是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

2025-07-14

“家门口”生态蝶变让宜居指数稳步攀升 “焕新”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7-14

羅淑佩:甲骨文是珍貴文化遺產 對漢字發展影響深遠

2025-07-14

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2025-07-14

李家超:香港和泉州在經貿和旅遊等合作空間廣闊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