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一渠“活水”浇灌“血浓于水”的亲情

央视网2025-07-0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东深供水工程建成60周年。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国家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工程途经东莞、深圳,把珠江水系的东江水输送至香港,可以说是供港的生命水线。60年间,这条生命水线一直持续保障着香港、深圳以及沿线2400多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如今,它供水的情况怎么样?这60年间经历了哪些变化?60年坚守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在深圳的粤港供水调度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正在监控和调度着从东江输送到香港的水量。依靠数据平台等现代化手段,现在对水量已经可以极为精准地进行调度。

东深供水工程建成于60年前。工程北起广东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改造后全长68公里,保障着香港、深圳及沿线2400多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

60年前的香港,用水是另外一番景象。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匮乏。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4个小时,数百万人生活陷于困境。居民胡国萍是亲历者,当年用水的艰难她仍历历在目。

香港居民胡国萍:“很辛苦,我们都不可以洗澡,清洁、卫生都不能了。厕所里有一个水龙头,轮到他的时候他用,假如争的时候大家就都没有了。”

香港同胞面临困境,危急时刻,中央果断决策,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以济香港之困。线路计划从广东东莞桥头镇取东江水引到香港,当时项目设计供水能力6800万立方米。在当年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挑战巨大。

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王平:“第一个困难是技术困难,当时我们很少有大型调水工程,(初期建设)引水距离超过83公里,关键还要通过泵站把水往上抽,从2米抽到46米,扬程44米,那时候在国内是开创性的,当时我们没有这块的技术。另外,设备也没有。”

为了尽快建好工程,国家动员15个省市50多家工厂,配合项目建设,赶制机电设备,同时号召珠三角地区包括农民、学生在内的上万名建设者投身施工。装备工具落后,他们就用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的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筑堤坝。

今年80岁的莫康平是第一批建设者之一,当时他在抽水站工地负责土方丈量。靠着双手、扁担和锄头做工具,他们喊出了“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口号。

依靠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工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6座拦河坝、8级抽水泵站、17座大型闸门,贯通83公里河渠管道,逐级提升东江水,一路“倒流”入香港。

1965年3月1日,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越山而来、奔腾入港,从此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不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6800万立方米的年供水规模逐渐不能满足香港发展需求,于是东深供水工程开始逐步扩建。

广东省水利厅调度处二级调研员石教智:“基本上每隔十年有一次提升供水量,比如在1974年的时候开始第一次扩建,供水规模提升到1.68亿立方米,在1980年的时候又进行了第二次扩建,供水规模当时对港供水要求扩展到6.2亿立方米。”

经过了几次扩建和改造后,如今东深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从6800万立方米提升到24.23亿立方米,给香港实际年供水量从最初的4100万立方米增加到8.2亿立方米,增长了20倍。

供水量的困扰得到了解决,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随着供水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对东深供水水质造成了威胁。为保证供水质量,建设者们在对工程扩建改造的同时,开始对水质进行优化提升。

1998年,广东省政府在深圳水库入库口建设了日处理400万吨的生物硝化站,从东江引来的水全部经过这个“净水器”过滤,再进入深圳水库输往香港。

为了保证一渠清水送到香港,沿线各地为水源地的水质治理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东江全长500多公里,流经广东河源市接近190多公里。为了保证东江水的水质,当地出台了十多部水质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方案并严格落实。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保证了饮用水的质量,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如今,东江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

新时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2020年到2022年初,东江流域遭遇了严重旱情。

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防御调度科科长郑亚峰:“流域石龙以上的降雨量仅有1188毫米,较常年偏少了三成,流域来水约68亿立方米,不足常年的三分之一。我们流域内最大的水库新丰江水库也是一度低于死水位以下连续运行25天。”

为了应对旱情,从中央到地方都全力以赴,确保香港和珠三角供水安全,构建起了梯次供水保障的三道防线。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小龙:“我们抢抓时机,蓄水补库,灌满门前水缸,通过当地、近地、远地三道防线联合调度,梯次供水,各地区、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了供水保障最大合力,确保了香港、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供水安全。”

而随着长时间的大量取水,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警戒线。为了提高保障能力,新时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又多了一个强力伙伴,那就是来自珠江水系西江的水。

2024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这项工程通过引入西江水,实现东西江双水源互备,无论发生什么严重旱情,依然可以维持稳定的供水。

吴小龙:“将西江水调到东江,解决大湾区经济人口重心在东部、水资源重心在西部的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如今,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全面建成通水,与东深供水工程形成了双水源、双保障的供水格局,确保对港供水绝对安全。”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113公里,年供水规模17亿立方米,既能提升对港供水安全,也促进了东江流域的生态恢复。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后,输水沿线超过3200万人受益,可支撑约1.7万亿GDP的需水量,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

王平:“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除了给香港供水,还要给其他的一些城市供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比如广州有番禺区、佛山有顺德,经济比较活跃,也需要大量用水,这些地区都能得到保证。”

一脉相连,饮水思源,香港也铭记着东深供水工程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年3月,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典礼在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纪念活动上表示,东江水供港不只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血浓于水的深情典范。

今年香港特区政府和内地将组织安排一系列的纪念活动,组织香港青少年到东深供水工程进行探访。

水利部港澳事务归口部门负责人金海:“一方面让他们了解祖国内地长期以来为保障香港供水安全作出的艰辛努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内地水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60年间,东江清泉奔涌,累计对香港供水超过300亿立方米,东深供水工程已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极大改善了香港同胞的生活条件,有力支撑了香港经济腾飞,为香港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滚滚东江水,悠悠家国情。作为一条连接着粤港两地的生命活水,东深供水工程不仅输送着清澈的水源,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共谋发展的决心。随着广东、香港两地供水合作进一步深化,内地对香港的“稳定供水、安全供水、优质供水”将进一步得到保障,这一渠清水将支持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党史问答飞上云霄!南航贵州主题航班启航

2025-07-01

欧洲央行决定维持2%的通胀目标

2025-07-01

西班牙高铁线路电力故障影响多趟列车

2025-07-01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2025-07-01

泰国内阁完成新一轮改组

2025-07-01

“因身体原因”?韩前总统尹锡悦未出席独检组传唤调查

2025-07-01

土耳其总统:安卡拉将承办2026年北约峰会

2025-07-01

印度化工厂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升至34人

2025-07-01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致多人死伤 含记者和儿童

2025-07-01

美国务院批准对以色列5.1亿美元军售

2025-07-01

慶回歸 | 李家超:香港正值經濟轉型期 未來重點工作在三方面

2025-07-01

新变化、新线路、新车站 “车轮上的中国”活力满满 驶向新蓝图

2025-07-01

山東艦今續放票 4招順利搶飛 留意下午晚上兩次機會

2025-07-01

水、电、网恢复 商铺重新开门迎客 贵州榕江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2025-07-01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

2025-07-01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

2025-07-01

慶回歸|慶祝酒會氣氛熱烈 港青表演滿載家國情懷

2025-07-01

这“必死”的局,看中国如何破!

2025-07-01

慶回歸 | 李家超:強調寧做艱難的改革者 也不做安逸的停滯者

2025-07-01

慶回歸|陳國基:踐行「一國兩制」初心 開創國安港好新局面

2025-07-01

陳茂波稱與同事品嘗地道創新飲食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2025-07-01

慶回歸│M+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今日免費時段門票預約全滿

2025-07-01

《国家安全法》10年来如何为国家“保驾护航”?个人如何维护好国家安全?一文速览↓

2025-07-01

涉及家具、电动汽车等 一批国家标准今起实施

2025-07-01

暴雨蓝色预警:山东、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局地有暴雨

2025-07-01

救灾物资有序发放 贵州榕江居民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2025-07-01

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书写“绿色答卷” 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锁边全面完成

2025-07-01

增开客货列车、试点同城行李搬运 铁路全方位服务暑运高峰

2025-07-01

暑期到来 各地迎来夏季旅游热潮

2025-07-01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2025-07-01

拾光纪·这个“七一”,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2025-07-01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2025-07-01

短视频:党规之效

2025-07-01

转发祝福!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

2025-07-01

天问二号探测器“朋友圈”更新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迈得更大、更远

2025-07-01

山东舰编队即将访问香港 超燃混剪提前看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