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红利 全方位赋能“双新”融合

中国证券报2025-06-20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

支持“硬科技”企业融资质效明显提升,并购重组案例产业协同特征更加突出,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债、REITs等创新金融工具促进“双新”融合的案例不断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将更好赋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

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效能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全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目前,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过半,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A股的‘科技’属性愈发浓厚。”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说,在改革牵引下,我国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服务创新的力度和质效不断提升。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在刚刚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同时,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在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正以更大力度赋能“双新”融合发展。以科创板为例,其允许未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按第五套标准上市融资,自开板以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实现上市融资,支撑研发和成果转化。

在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看来,一批创新制度在科创板试验田上先行先试,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多典型案例的出现值得期待。

并购整合促进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赋能创新,远不止企业上市这一条途径。

“并购重组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注意到,去年以来,一大批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近期披露的一些案例中,产业协同特征更趋明显。

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明确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发布,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配套规定。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认为,《重组办法》修改后,进一步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不仅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也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杨超分析,一方面,针对新质生产力的纵向并购,即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另一方面,针对传统行业、头部企业的横向并购,有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

立体化融资体系全面赋能

中国资本市场上,借助私募股权基金、科创债等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双新”融合的案例也不断增多。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形成的“股权+债权”“场内+场外”的立体化融资体系,可深度融合科技、资本与产业要素,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有九成在上市前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监管部门正精准发力、畅通循环,助力培育壮大支持创新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落地,进一步彰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创新的鲜明态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全市场已发行上市超200只科创债,实际发行规模超过4000亿元。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拓宽、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大大增强了债券市场精准服务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科技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的全覆盖,有助于引导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科创板“1+6”新政公布、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用,为未盈利创新企业开辟融资通道;“并购六条”与《重组办法》协同发力,加速产业链纵向整合与横向扩张;私募股权、科创债、REITs等工具构建的立体化融资体系,更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撬动硬科技攻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本市场正如活水之源,持续滋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面向未来,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润泽创新沃土,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如何借助融媒体​甄别好房子? 专访城楼网总经理及联合创始人张朝珍

2025-07-04

国家税务总局:前5个月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超6300亿元

2025-07-04

水利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

2025-07-04

多措并举保障夏粮市场购销活跃、节粮减损 绿色科技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2025-07-04

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 “攥指成拳”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2025-07-04

严防有害生物入侵 海口海关查获进境“异宠”活体蜗牛

2025-07-04

水利部:今年累计已经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2025-07-04

水利部:将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2025-07-04

暑运服务台|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文全了解↓

2025-07-04

老字号打造新门店、非遗解码新时尚……透过“新消费图鉴”看市场潜力释放

2025-07-04

构建清朗有序求职环境

2025-07-04

物流稳健增长 实体经济加快复苏

2025-07-04

乡村振兴 开辟就业新空间

2025-07-04

长三角外贸亮眼“成绩单”何以写就

2025-07-04

活力中国调研行|好用好玩!AI点亮百姓生活

2025-07-04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在福建泉州召开

2025-07-04

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能

2025-07-04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全开 释放澎湃夏日活力

2025-07-04

观升旗进展馆 香港青年北京触摸家国记忆

2025-07-04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取消相关对华经贸限制措施情况答记者问

2025-07-04

从“一滴油到一条线再到一件衣” AI助力纺织服装产业“智”变升级

2025-07-04

嶺大學生會竊案|消息:被告今午赴屯門警署續保

2025-07-04

下午掛一號風波 惟酷熱天氣警告正生效 慎防中暑

2025-07-04

直播|登艦!上航母 看艦載機

2025-07-04

342名學生獲大學直接錄取 蔡若蓮稱人數續增成果令人鼓舞

2025-07-04

數款進口火雞煙肉疑受李斯特菌污染 食安中心籲勿食用

2025-07-04

郎酒逐鹿中原:河南市场2024年营收破40亿!

2025-07-04

2024营收破40亿,2025剑指50亿:郎酒如何点燃河南市场这把火?

2025-07-04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2025-07-04

防止广告执法“泛化”和“机械化”倾向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指南

2025-07-04

在开放创新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一流营商环境释放强大“磁吸力”

2025-07-04

王毅就乌克兰危机阐述中方立场

2025-07-04

透过数据看前5个月服务进出口亮点 经济发展“稳增长”积极信号显现

2025-07-04

回升、活跃、稳中有升!从6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透视经济恢复势头巩固

2025-07-04

中消协发布提示:青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 远离网贷陷阱

2025-07-04

北京多部门出手联合整治山寨共享单车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