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开放 重现西汉墓“黄肠题凑”

中国网2025-05-19

中国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秦金月)今天上午,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暨首展开幕式举行。

大葆台遗址于1974年6月发现,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凭借最高等级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而蜚声海内外。它是新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1983年12月,在大葆台遗址上建造了国内首个汉代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3421平方米。2025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包含基本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供图)

新馆建筑设计遵循“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原则,一号墓被安置在室内展厅,二号墓通过硬质铺装等材质在室外地面再现墓室形制,金代水井成为外庭院景观,封土堆融入绿化步道,形成独特的参观流线。

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

博物馆开馆同时推出两大重磅展览。其中,常设展览为“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

作为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创新的展陈形式,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汉代文明画卷。

基本陈列“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依托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的考古成果及文物资源,系统阐释其文化内涵。展览以“勃碣都会”为展示核心,多角度展示汉代幽燕地区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凸显燕国、广阳国对北京地区汉代社会生活、物质文化、思想信仰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传递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

展览分为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三大部分。

序厅通过下沉式廊道空间设计,以西汉疆域、广阳国变迁构建时空坐标系,结合考古发掘影像,回顾广阳王陵的发现、发掘过程,实现宏观历史场域与微观考古现场的双重叙事。引领观众步入广阳王刘建所生活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感受大汉盛世风采。

“北土汉邦”部分聚焦“绍封广阳”,利用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确证广阳王刘建的墓主身份,梳理其生平及其家族关系,展示汉代诸侯王的政治生涯。该部分以广阳王所处的武、昭、宣时代为时间线索,以广阳国所在的汉代幽燕地区为空间坐标,多维度呈现汉代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

“长乐未央”部分设“礼乐飨宴”“玉饰服章”双主题,采用主题陈列的手法,精心设置复原场景,让观众仿若穿越千年,身临其境地感受汉家日常、衣食住行。广阳国所属的幽燕之地依山带海,物产丰富,为农耕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条件。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贸易的兴盛,蓟城成为两汉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都会。在物质基础充裕与礼乐文化兴盛的大背景下,该部分通过丰富的陈列展示,生动描绘出汉代蓟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

“题凑礼藏”部分深入解析“黄肠题凑”制度。“黄肠题凑”作为“天子之制”,是西汉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广阳王陵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整体布局仿照地上宫殿形制,不仅凝聚了西汉时期的建筑智慧,更是西汉最高等级墓葬制度的实物典范,集中体现了汉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内涵。

展览以恢弘的王陵实景与丰富的物质遗存,构建起解读汉代文明的立体密码,再现了北京地区汉代文明的璀璨图景。粟作农业的成熟体系彰显着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高度;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礼乐器具、驷马高车等共同构建起完备的礼制体系;工艺精湛的错金银器物、百炼成钢的铁器、温润莹洁的玉器、镶嵌玛瑙松石的漆器及工艺繁复的纺织遗物,全面见证了西汉手工业的卓越成就;祥禽瑞兽纹饰跃然其间,羽人驭龙图像凌空欲飞,生动诠释着汉代天人合一的祥瑞观念与羽化登仙的生命哲思。广阳王陵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维度,立体复现了汉代文明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

鎏金铜铺首

长 24.6厘米,宽 19.9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铜质,鎏金。铺首为龙首造型,头戴博山冠,冠饰以神木灵草。双角竖起,角端分叉,下有双耳,以卷云纹装饰。面部特征鲜明,双目圆睁,眉毛上扬,面颊微鼓,长鼻耸立,阔口大张,利齿毕现。背面有一长扁平插钉,上有一孔,用于固定。铺首整体造型威猛粗犷,雄浑有力,鎏金灿烂。铺首原有衔环,出土时长鼻下方的圆环缺失。铺首是一种装饰构件,主要附着于门户或器物上,通常以兽首衔环的形式出现。它不仅给人一种狞厉之美与无限的神秘感,而且集装饰与实用于一身,映射出西汉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以其夸张与变形的独特艺术风格,展现了西汉时期的艺术特色,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螭虎纹玉佩

长 8.9厘米,直径 7.1厘米,厚 0.5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白玉质,玉色青白,局部有浅褐色沁斑。整体呈扁平圆形。圆廓中间透雕一盘曲螭虎;圆廓边缘阴刻两圈弦纹,中间横刻双弧形纹;圆廓顶部有一叶形穿孔,其下透雕两卷云状分叉螭尾。螭虎细眉圆眼,直鼻阔嘴,双耳外耸,独角长卷。面部立体感强,鼻梁、额头及长角中部饰双弧纹。四肢弯曲,强壮有力,背部饰脊线。躯干有小翼。长尾飘逸卷曲,尾端分叉作卷云状。以阴刻技法刻划肢体细部,整体形象飞扬灵动。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龙凤纹韘形佩

外径 9.3厘米,内径 4厘米,厚 0.4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白玉质,带有褐色沁斑。双面雕刻,圆孔处上尖下圆,呈韘形,两侧透雕龙凤纹,龙身蜿蜒,凤首高昂,栩栩如生。其上阴刻云气纹,内外边缘处又雕弦纹一周,龙凤形态纹样错落其间,更添美感。玉佩纹饰简洁脱俗,内蕴变化,纹饰间巧妙组合,为研究北京地区汉代出土玉器

纹样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在外形设计上,璧与韘的巧妙结合尤为引人注目,这种独特的设计在韘形佩中极为罕见,是已知汉代出土玉器中的孤品,对我国汉代韘形佩的研究弥足珍贵,不仅彰显了汉代工匠精湛的玉雕技艺,更以精致的纹样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龙纹玉璜

长 10.2厘米,宽 3厘米,厚 0.4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青玉质,温润有光泽,局部有褐色沁斑。呈弧形扁平状。其纹饰以阴刻线刻画,线条通过方折回转,勾勒出抽象的龙纹。这种独特的玉器纹饰被称为秦式龙纹,流行于春秋时期秦国玉器之上。璜的顶端和左端各有一穿孔,为两面钻,便于系绳佩戴。璜是古代常见的玉器之一,是一种形态差异较大的半环形或半璧形玉器。这件龙纹玉璜纹饰细密繁缛,采用阴刻线雕琢手法,讲究对称平衡,纹饰线条刚劲利落,装饰华美,展现出勃勃生机。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玉舞人

长 5.4厘米,宽 2.6厘米,厚 0.4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白玉质。以透雕技法精心雕琢而成,双面线刻舞人形象。舞人面庞清秀,身姿修长,身着交领长裙,细腰束带,身姿微侧,一臂高举,长袖越过头顶,另一臂轻触腰际,形成卷云之姿。衣袖飘逸身侧,长裙轻拂地面,宛如翩翩起舞。上下两端各有一孔,便于穿系结缀佩戴,通常作为组玉佩的一部分。此作巧妙刻画出轻舒广袖、微折柳腰、长裙拂地的舞人形象,充分展现了汉代舞者“长袖”与“细腰”的典型特征。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凤首玉觽

长 11.8~11.9厘米,宽 2.4~2.5厘米,厚 0.4~0.5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白玉质,色泽温润细腻。呈獠牙形,扁平细长。透雕回首凤鸟,凤鸟身体弯曲,尾部尖锐如锥,以阴刻线条刻画眼睛、羽毛等细部,双面雕琢,雕工精巧,造型生动。玉觿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佩玉,通常成对出现,大小一致且造型纹饰相同。这一对玉觿,应为组玉佩中的饰件。佩觿代表一个人具有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有治烦决乱的寓意。因此,帝王贵族们多爱佩戴玉觿,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治世之能。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鸡血红缠丝玛瑙

长 6.1厘米,宽 4.6厘米,厚 1.1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玛瑙经过精心琢磨,光滑平整,鸡血红花纹跃然其上,色彩鲜艳夺目。纹理丰富,白色、红色、褐色丝带交织缠绕,或宽如带,或细如丝,自然天成,美轮美奂,尽显其高贵典雅之韵。其坚硬的质地与绚丽的色彩交相辉映,深受西汉贵族阶层的喜爱与追捧。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彩绘云气纹陶壶

口径 21厘米,腹径 37.2厘米,底径 21厘米,通高 63.5厘米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汉墓出土

泥质灰陶。侈口,平折沿,长束颈,溜肩,圆鼓腹,折曲状高圈足,腹部两侧对称贴塑铺首衔环。陶壶颈部环饰三角纹带,一部分三角空间内勾勒云气纹,流云舒卷间似有仙气氤氲;

另一部分三角空间勾勒神兽面庞,神兽圆目阔鼻,形成震慑之力。上腹部贴塑的兽面铺首衔环,更强化了威严之感。肩、腹部各饰宽带纹一周,将纹饰空间巧妙分割。宽带纹之间满布菱格纹,其间以圆环纹、弧线纹错落填充,形成几何韵律之美。下腹至圈足处未绘制纹饰。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六博棋子

长 3~3.1厘米,宽 1.6~1.7厘米,厚 1.3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象牙材质。六面长方体,棋子边缘阴刻直线为框,框内阴刻龙虎图案。共出土八枚,其中四枚棋子的六面框内阴刻飞龙,另外四枚阴刻奔虎,雕工精巧,形象生动。六博因其行棋用六箸,故称六博。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六博棋子,一般为十二枚,棋分两方,每方六枚。六博行棋时,主要通过棋子的大小、形状、材质、颜色、图案等来区分对博双方的棋子。广阳王陵出土的六博棋子大小基本相同,以龙虎图案区分对博双方。六博在汉代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娱乐游戏,是一种文化象征和传统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星云纹铜镜

直径 15.5厘米,厚 0.6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铜质。圆形,镜背正中置连峰纽。圆形纽座,纽座上环绕四个乳钉和弧形草叶纹,围以十六个内向连弧纹。镜缘由内向的十六个连弧纹构成。主题纹饰为星云纹,采用四分法布局,以一枚乳钉及八片草叶划分为四区。区间内由卷曲的云纹和凸起的星纹构成,云纹变化多端,云纹之间连接有七颗星纹,似云中星斗。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陶俑

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五铢钱

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黄肠题凑”展览现场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展览现场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临时展览“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

此外,博物馆的首个临时展览为“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马王堆汉墓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出土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生动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图景。本次展览精选珍贵文物及复原场景,从财富、饮食、服饰、典籍四大维度,全方位展现西汉贵族的精致生活与精神追求。

展览分为四大主题,展示西汉时期的生活艺术。

“富贵无极”部分展示了轪侯家爵高禄厚,侍者成群,堆金积玉,富贵无极,是江淮以南少有的千金之家。虽以聂币、珠玑象征财富与珍藏,但能让人想象到汉初盛世的华彩篇章。

“钟鸣鼎食”部分展示了轪侯家钟鼎宴飨,食不厌精,器用精美,装饰华丽,传达出汉朝人的审美意趣和艺术修养。美食配美器,宴饮有乐舞,让人感受到汉代贵族飨宴的万千风华。

“衣被锦绣”部分展示了轪侯家粉黛罗绮,锦容丽裳,优雅华贵,生活富足,体现了现实生活与艺术品味紧密融合,映射出汉初农业、手工业的卓越成就,反映了汉代贵族生活的闲情雅致。

“简帛典藏”部分展示了轪侯家藏书丰盛,哲学历史,天文历法,包罗万象,揭开了彼时人们精神世界的一角,承载了汉初学术观念的活跃,见证了思想文化的兼收并蓄。

博物馆将于5月2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云纹漆案、食具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约前163年)

辛追、利豨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君幸食”漆耳杯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前168年)

利豨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木梳、木篦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年-约前163年)

辛追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黄褐对鸟菱形纹绮“乘云绣”残片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年-约前163年)

辛追墓出土

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特朗普政府施压印度旅游公司 美对涉非法移民中介实施签证禁令

2025-05-20

俄调查委员会称逾500名涉冲突乌方人员被判刑 70余国雇佣兵参与战事

2025-05-20

一季度全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超4000亿元

2025-05-19

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九部门联合发文

2025-05-19

转发收藏!全国35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名单来了

2025-05-19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 向新向好!多项重磅数据发布

2025-05-19

波兰总统选举首轮为何无人直接胜出

2025-05-19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一建筑发生爆炸 致多人受伤

2025-05-19

以色列媒体:以总理称将接管整个加沙

2025-05-19

4月份经济数据释放哪些信号?巩固经济平稳运行发力点在哪?解读↓

2025-05-19

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 经济负面效应持续显现

2025-05-19

无人获过半选票 波兰总统选举将展开第二轮角逐

2025-05-19

欧盟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2025-05-19

“小而美”的民生一件事接地气、见效快 创新服务百姓可感可及

2025-05-19

世卫大会连续九年拒绝涉台提案

2025-05-19

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遭撕票案两名主犯落网 一部分赎金已被“洗钱”

2025-05-19

官宣!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 专家:三大战区均实现医院船部署

2025-05-19

从“看风景”到“享生活” 文旅经典IP火爆“出圈”激发消费新潜力

2025-05-19

创新研发、预期更好、信心更足……多个关键词透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2025-05-19

12.99亿吨,增长3.6%!铁路运输动力澎湃 经济平稳运行支撑更稳

2025-05-19

抗旱形势复杂严峻 湖北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2025-05-19

交通运输部:上周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590.2万辆,环比增长8.02%

2025-05-19

商品过度包装也有专门检验检测机构了 首批名单公布

2025-05-19

非遗技艺、民俗活动带热文旅产业 “端午经济”升温

2025-05-19

文博游热、奔县游火……文旅新玩法迭代升级 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5-05-19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现

2025-05-19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2025-05-19

以全运会为媒引客来 “体育+文旅+商业+科技”点亮赛事经济消费活力

2025-05-19

“科技护航+精准服务”保丰收 希望田野上绘就“三夏”农忙好“丰”景

2025-05-19

IVE學生組成「血汗錢關注組」 辦嘉年華宣揚防騙

2025-05-19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2025-05-19

架起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桥梁——“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中国游”

2025-05-19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2025-05-19

李家超: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服務吉林與其他省市拓展國際市場

2025-05-19

運輸署:6月1日起停止經郵政局投遞箱接受續領駕駛執照紙本申請

2025-05-19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智造太赞了、“即买即退”超丝滑……外国人来华“扫货”直呼“真香”!

2025-05-19